自己會栽在年紀輕輕的遊方手中,而這個梅瓶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除了梅瓶之外,遊方還收起了狂狐的一個筆記本,巴掌大小的本子上記載了很多人的聯絡方式與備註,大多是用代號與暗語寫成,上面沒有任何特別的能表明身份的標記。除了狂狐自己,其它人不太容易看懂,就算看懂了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上面可能記錄了整個團伙的聯絡方式,以及參與洗白、走私、拍賣等等活動的聯絡人資訊。前文提到,盜墓主要的利潤在後續流通環節,也就是如何將盜掘文物變成收藏文物、透過公開或地下的市場轉讓出手的過程,這一行業中真正的大魚不是直接參與盜掘者。
杜秀才、狂狐這一類大的盜墓與走私團伙頭目,其背後一定另有來頭更大指使者,隱約能看到跨國走私與銷贓集團的身影。很多被非法盜掘的文物,以低廉的價格走私出境,在境外搖身一變成為合法收藏品,再加上海關的火漆回流境內,以令人咋舌的高價賣給最終收藏者。
吳老之所以會用民間收藏家的身份,找上杜秀才與狂狐這些人,其目的不僅僅是抓住這些盜墓團伙違法犯罪的證據,更重要的是想順藤摸瓜,找出其背後跨國走私中間人的線索,雖然也做成了很多事,但最終不幸遇害。
吳屏東老先生是一位為了理想能奉獻畢生所有的人,遊方自問是做不到的,這也是他敬重吳老的原因。若有可能的話,他也願意幫助吳老完成遺志,狂狐的筆記本中說不定會有線索,所以遊方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