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4 / 4)

因素。有一次,他在巡邊的時候路過一座古寺,他進去一看,一幫人正在坐而論道,在談長生之道。大家天地玄黃地扯了半天,突然一個道士問戚繼光,說:“這位將軍,你怎麼看長生之道啊?”

戚繼光淡然一笑說:“身在司命,義在死綏,方求致身殉國,以帥士志……鞠躬盡瘁,夕死何憾?此將門長生之術也。”(《戚少保年譜耆編》)

那意思是說,大丈夫征戰沙場,馬革裹屍,若能為國捐軀,那才是死得其所,這種死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是長生不老了。這話說得很俏皮,以死為生,甚至有點腦筋急轉彎兒的智慧。之所以很俏皮,是因為戚繼光本人的心態就是這麼視死如歸且輕鬆達觀。

所以他這時候寫過一首詩:

歧路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辛辛苦苦地巡邊,但戚繼光還是能從容地“江花邊月笑平生”,這是什麼精神?用現在的話說,這就叫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人就講究個精、氣、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才會有那個後來能排除萬難、彪炳千秋的戚繼光。

備倭

到了嘉靖三十二年,東南沿海多年沉積下來的倭寇之亂終於呈現出規模化爆發的趨勢。這時候,作為沿海省份的山東,抗倭形勢也突然嚴峻起來。因為這時候北方的俺答多少消停了點,所以戚繼光結束了薊門巡邊之旅,被兵部委以重任,重新回到山東,肩負起了在山東沿海抵禦倭寇的重任。

因為戚繼光的父親戚景通原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