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部分(1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這樣的騎兵,需要近萬匹馬,此外鞍轡和武器,以及平日裡的維護都要花費很大的人力和錢財,要放在去年,兵部和戶部會為這個提議罵娘,但今年取得了歸化城這個勝利之後,財政大大的寬裕,馬匹更是不成問題。

但有了這個快速反應的騎兵部隊,大同和榆林兩個邊鎮還是否有必要設定,就值得商榷了,因為將大軍放置在歸化城這個點上,對草原河套一帶就從原來的被動守禦,變成了主動進攻,大明取得了形勝之地。

不過這些都是閒談,說了幾句之後,王通就準備告辭了,還沒等王通開口,被這個快速反應騎兵部隊提起興趣的萬曆皇帝笑著拍了拍自己的額頭說道:

“談了這麼多,卻忘了召你來的正事,就是昨日,駱思恭上了告病辭官的奏疏,朕已經準了,他本就是個過渡的人物,王通,朕當年答應你做錦衣衛都指揮使,卻被張四維阻撓,今日也算朕說到做到,明日就派人去錦衣衛那邊宣旨,你現在就是錦衣衛都指揮使了!”

王通少不得起身下跪謝恩,萬曆皇帝笑著擺擺手,開口說道:

“起來吧,這個職位並不是因為你的戰功,這本就是朕答應你的,軍功這塊,你這功績,封個國公也是有的,不過日子還久,這次給你定的爵位是封侯,名號已經定下,定北侯,這也和你的功績相關。”

說到這裡,萬曆皇帝笑了笑,又說道:

“賞賜這塊,你自己看著辦,到時候給朕報上個數目來,朕準了就是。”

……

有些密談是不會讓趙金亮參與的,這樣的場合下,趙金亮一般都是在殿門外等候,王通從殿中辭別出來的時候,正好是碰上。

太陽西沉,已經被周圍的城牆遮蔽,趙金亮剛要問候,王通笑著低聲說道:

“小亮,你讓人捎話給鄒義,讓他快些來找我,我有事要說!”

在宮中各個衙門傳話,王通也只能讓趙金亮幫忙,趙金亮愣了愣,王通已經在宦官的引領下向外走去。

距離宮門還有段距離,鄒義卻是坐著軟轎趕了上來,這也是宮內太監的特權之一,鄒義下了軟轎,給王通帶路的宦官自覺的離遠了些,王通簡單的將宮中的談話說了一下內容,還沒等鄒義反應,王通就開口說道:

“先不必問我,我先問你,我對陛下所說的,張公公該以為我是江彬、錢寧之流的奸臣了吧!”

聽到王通所說,鄒義沉吟了會,苦笑著說道:

“要是真和王兄弟你說的那樣,恐怕在義父大人心中,你連這兩人都是不如了……”

王通搖頭走了幾步,肅聲開口說道:

“去和張公公說,自武宗皇帝之後,因為劉瑾和八虎,此後三代皇帝都是對內廷嚴加約束,只知外朝,不知內廷的局面已經快有百年,現在陰差陽錯,有這樣的大好機會,難道張公公就不想把握住嗎?”

七百九十八

大明政壇的格局,有文人和武人之間的平衡,有內廷和外朝的平衡,在英宗的土木堡之變,數萬勳貴武臣以及他們的親信兵將覆滅之後,文人和武人之間已經沒什麼平衡可言,武人不過是供內官和文臣驅策的一條狗。

自有明以來,皇帝之中,只有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能夠完全的掌控政權,那也是建立在不住的殺人的威懾之上,其餘時候,特別是英宗之後,都是內官和外臣的腳力,天子居中平衡。

但更多數的時候,是天子為一方所制,而且一方專權太久,下一任天子就會有所調整,可結果往往是又讓另外一方專權。

英宗登基之時,有三楊執政,號稱是賢明,但之後就是大太監王振專權;弘治時候號稱是眾正盈朝,然後就是武宗正德的劉瑾和八虎,所謂閹黨為亂;再之後就是嘉靖年,朝野只知有首輔,不知司禮監掌印。

自楊廷和到張璁,自夏言到嚴嵩,然後是徐階,隆慶年這格局依舊沒有改變,徐階去,高拱來,萬曆登基至今,大家自然心中有數,大太監馮保權傾朝野,但天下人只知張居正,接下來張四維和申時行為首輔的時間雖短,可外臣獨大,內監無名的局面依舊是如此。

問天下士人,誰為司禮監掌印太監,能答出來的少之又少,宦官們的權責幾乎不出宮禁,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門,權力都是在收縮。

王通邊走邊說,鄒義跟著,說完這句話,鄒義下意識的想要接話,但立刻是愣住,腳步也停了下來。

宮中辦差的講究多,王大人和鄒公公在那裡密談,隨從引路的人都不敢距離太近,鄒義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