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部分(2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情。

除卻前面的精銳騎兵,後面還有大隊的騎兵跟上,倭寇此時已經逃無可逃,眼看就是個全殲的局面……

可追在最前面的騎兵在敵人潰散之後就已經是放慢了馬速,等敵人四散而逃,變得沒有威脅的時候,衝鋒的騎兵已經是爭先恐後的跳下馬,開始砍下敵人的首級,後面跟著的大隊騎兵也是如此。

停下馬匹的騎兵自然阻礙了後面那些人的行進,整個部隊的攻勢很快就是停滯了下來,殺掉的敵人已經足夠多了,最多不到四百名倭寇逃出了戰場。

看著前面鬧哄哄在那裡瘋搶首級的手下,還有一幫人知道自己搶不到首級,卻是直接朝那寨子中 衝去,想要去搜刮財物。

這麼亂的局面下,想要派人繼續追擊殘敵都做不到,不過,這樣的局面,李如松李如柏一干人也都是見怪不怪了,絲毫不覺得不妥,李如柏在馬上興奮的揮了揮馬鞭,開口說道:

“等下再找個朝鮮人的村子,湊夠了三千倭寇首級,這可是入朝的首功,讓他們抓緊報到京師去。”

李如松卻不在意這個,只是看向了東邊,自言自語的說道:

“馬上就是平壤了!”

——

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A DU,ipooo”兩位書友的打賞,謝謝大家!

一千零八十四

平安道的南段就是平壤府,也是朝鮮王國的第二大城,這裡之所以興盛起來,就是因為他靠近大明,水陸的交通都是很方便。

朝鮮的軍事實力一直就沒有怎麼強過,也就是在元明之交的時節撿了些便宜,說起來,朝鮮鬧倭寇的時候比大明還要早很多,倭寇在朝鮮南部橫行無忌,幾次威脅朝鮮的王城所在。

因為有這個麻煩,所以朝鮮一直也有將王城前往平壤的打算,就近接受大明的庇護,當然,這其中有沒有別的打算就沒人知道了,歷代朝鮮國王總是落力的經營此處,在朝鮮這樣的地方,平壤城也算有過得去的城防和工事,還有幾個大的倉庫。

不過這樣的防務和積儲沒什麼用處,倭寇兵馬基本上一戰攻下,從大明那邊過來的兵馬渡過鴨綠江後,就算是穩紮穩打的走,步騎混合的隊伍也足夠到達平壤城了。

李如柏這邊不紮實,並沒有以對待生死的態度來對待這次戰鬥,在那個寨子耽誤了這麼多天,損失人命,敗壞士氣,耽誤了行軍的時間,實在不像是一個大戰中的大將,實際上,倭寇那邊也強不到那裡去。

駐守在平壤城的第一軍團軍團長小西行長,知道分出兵馬在前面設立寨子,也從哨探和潰兵那邊知道明軍正在壓過來,可卻沒有做出什麼應對。

朝鮮北部的冬天對倭寇軍隊來說實在是太寒冷了,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裡,如果是出城迎擊之類有行軍內容的活動,軍隊會有大批的凍傷,甚至潰散都有可能。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軍糧不足,倭寇兵馬戰鬥力是有的,不過軍紀實在是談不上,燒殺搶掠一直是被當做激勵士氣的手段,可這樣的放縱,前期會讓士兵們有如虎狼,後期卻發現沒有民夫可以徵用,沒有糧食可以徵集。

駐紮在平壤城的倭寇沒有足夠的糧食,就不敢進行大規模的活動,就算是活動也只能以派出軍隊去周圍搜尋那些朝鮮村落,將他們的糧食搶回來補充自家的給養。

而且倭寇此處的主將小西行長對明軍有一種輕視,特別是他在平壤城設下埋伏殲滅了明軍的幾千騎兵之後,更是驕傲無比,認為明軍不過如此,等到來年開春糧食充足,他就將率軍北上,掃平大明。

所以哨探報知大明大軍南下的訊息,小西行長甚至都不打算向在漢城的總大將宇喜多秀家稟報和求援,他和部下的宗義智和有馬晴信等人說道:

“立足於堅城之下,挫明軍兵鋒,重現神風輝煌!”

這就是要打算和當年北條家與元朝遠征軍在海邊決戰一樣,要在平壤城下大敗這支明軍。

“老2,這幾年遼西你到底是怎麼管的,不是把心思都放在做生意上了吧!”

已經能看到平壤城的輪廓,李如松騎在馬上卻說的是另外一回事,語氣很是不善,頗有訓斥的意味,李如柏臉色也是陰著,低聲嘟囔著罵道:

“這些雜碎東西,等回去了,老子一個個給他們弄出來喂熊……大哥,你也知道這些步卒們,總是想著家裡那一畝三分地,貪生怕死的,從前還不是這個德性,也是大哥你帶著的全都是騎兵,要是你這裡帶著步卒多,恐怕也是這樣。”

李如松眼睛瞪了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