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部分(1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伐倭國。”

“遼國公,你也讀書知史,難道不知蒙元渡海攻倭,被天風所襲擊,全軍覆沒之事,這倭國不詳,也是不徵之地啊!”

說到這裡,王錫爵真是有些聲色俱厲了,元軍攻打倭國,十萬大軍因為船隻被颱風襲擊,全軍覆沒,這個事情天下人都知道,又有嘉靖年間的倭寇禍患,大明上上下下都有個共識,倭國不詳,攻伐必遭禍患。

王通坐直了些,笑著說道:

“閣老,蒙元不過韃虜,不知海上變幻,所以才被大風襲擊,這和天有什麼關係,那麼多倭寇禍亂大明東南,也是從倭國遠渡重洋而來,他們怎麼沒有被大風吹到,現如今,松江和天津衛開海,海上貿易興盛,海商也是眾多,操舟泛海的能人眾多,為何不能攻伐倭國。”

“遼國公,倭寇那裡有近千萬人,相當於我大明幾省之地的地盤,如果吞併他們的地盤,拿來他們的人口,又是隔海,想來比這朝鮮吞併消化耗費更多,這豈不是有違當初的本意。”

這次開口的卻是鄒義,吞併朝鮮那是因為陸上接壤,有種種方便的地方,而且朝鮮小朝廷被倭寇侵略,也多次請求內附設省,這個還屬於可以接受的型別,但是渡海攻打倭國,那就有種種不便之處了。

如果攻打倭國失敗,王通身上就要揹負巨大的責任,甚至身敗名裂,只有在這個場合下,將話說的通透明白,打消他的念頭,這才是穩妥的,萬曆皇帝也在召對的時候說,這個場合言者無罪,就是大家討論。

聽到鄒義的問話,王通笑著點點頭,開口說道:

“鄒公公也是穩妥的考慮,不過,打下倭國之後,卻是能夠立刻有錢賺的,不光是軍費可以補償,甚至國庫還會充盈。”

這話所得眾人都是身子前傾,聚精會神的盯住了王通,心想如何能夠賺錢還能賺大錢,你說的這些都是花費巨大的營生。

“陛下,倭國盛產金、銀、銅,根據海商們的訊息,倭國雖然只有我大明的幾省之地,可金銀銅的產量卻是我大明的幾倍還要多。”

屋中幾個人都是位高權重已久,可聽到這話,還是忍不住的驚撥出聲,如此的產量,那倭國要富饒成什麼樣子。

“海外富饒,這個素來是傳說,怎麼能夠作準當真,遼國公千萬要慎重啊!”

鄒義沉聲說道,王通笑著點點頭,卻又是開口:

“陛下,王閣老,二位公公,永樂年間鑄銅錢多少這個典籍上有明文,可如今天津衛和松江府兩地所流通的銅錢,差不多就要趕上這個數目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天津衛和松江府周圍的地方,二分之一甚至還要多,這才多大的地盤就有這麼多的銅錢流轉,而且成色頗新,那天下間其他各處呢,難道他們就不用銅錢了嗎?這銅錢難道還在一直新鑄,而且倭國、朝鮮和南洋,也是一直用永樂通寶,那來的這麼多銅,這個錦衣衛和東廠都有文報說明,都是海盜們在倭國私鑄,這要有多少的銅。”

這件事倒不是什麼私密,在座的一干人多少都有耳聞,不過聽王通這麼講,卻一下子將思路拓展了開來。

王通繼續侃侃而談,他繼續開口說道:

“在倭國一兩金換四兩銀,而且金銀成色都是上佳,來往於大明和倭國的海商,有人就是以兌換金銀為業,也是傾國之富。”

大明官面上一兩金兌換十兩銀子,在天津衛和松江府一帶因為白銀大量流入,所以金銀兌換的比率也就是一比八或者是一比七五,但相比於倭國的這個,稍微盤算就知道其中的巨利所在。

如今這個大時代,正是所謂天下言利的時候,倭國這邊這麼富饒,實在是一塊大肥肉,歸化城、邊牆外的白山黑水,這一塊塊地方讓大明君臣的胃口越來越大,對財富的追求也是越來越迫切,王通說到這裡,人人都是動心了。

——

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讀夢……心語 ,ipooo,用心回覆”幾位書友的打賞,謝謝大家!

一千零八十二

“倭國比朝鮮雖大,但吞併起來不難,倭國如今雖然是被一強人統一,但暗流洶湧,各處大名,放在咱們這邊說就是所謂的諸侯,都是心存不滿,要不然就是積蓄兵馬準備反抗,只要大明的軍隊進入倭國,就可以將其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一步步進行蠶食,不過這一開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割地賠款稱臣,這幾樣是要做的。”

王通最後這一段話,算是個總結,說完之後,在座的都是鴉雀無聲,過了一會,萬曆皇帝才笑出聲來,王錫爵和田義等人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