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了多久,ipooo書友就打賞了多久,每次看到您的名字,我都會感覺到很安心,您現在已經是錦衣當國粉絲榜的長老,謝謝您,謝謝,老白會好好寫完這本書,決不爛尾和大綱流!
感謝“書友5132204,ipooo,肥仔兵,litaiping”各位的打賞,謝謝大家!
大家的每一個訂閱,每一張月票,每一分打賞,都是對我的支援,老白深深感謝,再次謝謝大家!
九百五十二
王通來到宣府之後,見面的人不多,但談的卻要比在山西和陝西細緻許多。
一鎮一家,這也是大明軍界的一個傳統,九邊每一處實際上都是一家將門撐起,未必會是代代傳承,但一段時間內,肯定只有這一家人主持。
在戚繼光和俞大猷出現之前,最信得過最團結的武裝集團莫過於血親,而且最有戰鬥力的力量是軍將們的私兵家丁,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是父子、兄弟、叔侄等等的親戚關係,指揮起來也會順暢很多。
沒有王通出現的時空中,戚繼光和俞大猷的軍事改革也僅僅是個迴光返照,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兵為將有的情況更加變本加厲。
朝廷其實也是默許這樣的狀況出現,也只有這樣,邊鎮還能保證些戰鬥力,當然,在王通訓練的虎威軍出現之後,大家又看到了一條不同的路。
大同鎮如今是馬家,薊鎮是歷家,遼鎮是李家,宣府的情況卻不同,宣府原本的總兵是馬芳,號稱是大明第一武將,馬家的勢力在宣府盤根錯節,歷家作為宣府土著也有自己的一片天,歷雲來去往薊鎮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