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有人卻未必,而且一次會試,拔貢殿試出來的進士就那麼多名,還要被這些權貴子弟佔去,清流士子,誰也不會願意。

權貴子弟佔去一個,他們就少了一個進身之階,這是讓他們最無法忍受的事情,有人揭出,立刻是甚囂塵上,眾人都是鼓譟起來。

內閣中樞,對這件事並沒有作出回應,不過萬曆皇帝很快做出了批覆,魏允貞“漫逞私臆,語多過當”,貶出京師,去許州做通判。

現在眾人的注意力,都不在王通這邊了……

七百零六

錦衣衛挎刀當街執法,京師的文官士子自然是看不順眼的,無非是念叨兩句“虎狼當道,京師不靖”,但治安改善,在京師居住的百姓們卻是看在眼中,自然是知道好壞,無奈百姓們知道的太多,再怎麼叫好,也沒人理會他們的聲音。

敢在京師中胡作非為的,敢觸犯禁令的,身後總是有這樣那樣的背景,錦衣衛力行懲治,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

如果沒有魏允貞這個奏疏的話,恐怕下一波的輿論攻勢言官攻訐就是對著錦衣衛和王通來了,但對王通的不過是因為看不順眼,可權貴子弟侵佔進士錄取名額的事情上卻是和每個人都生死攸關的。

明人官場最重鄉黨,同鄉是官場上彼此最大的奧援,侵佔進士錄取的名額,等於是斷了自己同鄉可能的進身之階,斷了這個,就等於是削減了自己將來的影響力,甚至是升官發財之路,這個必須要爭個明白。

當然,寧西伯世子被當街行刑,然後發往天津衛農莊行“揚善役”的事情,也是震懾了不少人,王通還真是有恃無恐。

魏允貞的奏疏呈上去後,萬曆皇帝顯然不願意在這件事上多做糾纏,乾淨利索的將山西道御史魏允貞申斥,然後貶官出京。

魏允貞這一次賭對了,若是從山西道御史一步步向上熬,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更進一步,可這次他卻天下揚名,被清流士子認為是敢於仗義直言,出頭說話的領袖人物,他出京那一日,據說都察院與六科的御史和給事中紛紛前去送行,場面極為壯觀,被認為是京師這麼多年來難得的盛事。

六月十一這一天,魏允貞被貶斥出京,這一日的上午,天津錦衣衛千戶張世強和天津司孫大海,以及三江商行的幾位頭面人物都是來到了王通的府邸這邊,他們來京師拜見王通,自然是談論公事,外面的護衛都是避開。

六月初十來了,王通擺酒招待,第二天也不管城門外折騰著送魏允貞,關門談事,一直是談到了午飯時分。

在府邸中談公務,王通的規矩很大,院落內不能有人在,送茶的人進院門的時候就要揚聲通報,都是三江商行的幾個人出門來接水壺。

到了午飯時分,譚將連忙催促廚房弄幾樣簡單的飯食,不過,侯萬才卻從外面趕了過來,在門前先說道:

“羅侍郎家的命婦在都司衙門那邊,還請王大人快些過去!”

這話就讓人糊塗的很,先不說如今六部左右侍郎中沒有姓羅的,這命婦在深宅大院裡,拋頭露面的來錦衣衛都指揮使司衙門作甚。

不過去了衙門那邊,自己也要去看看,吩咐一干天津衛來人先用中飯,王通自己匆匆出了門,侯萬才如今赫然是王通在錦衣衛衙門中的耳目,有什麼風吹草動的,經歷司百戶侯真都是讓侯萬才過來告訴,一來二去,侯萬才在錦衣衛的地位也水漲船高,頗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好在還算謹慎,王通一直也就用他。

“羅侍郎的夫人,本官不記得六部有姓羅的侍郎?”

“回大人的話,如今的確沒有,還是,穆宗爺爺時候的一個戶部侍郎,在任上病死了,他家本就是大興縣人士,就留在了京師。”

為官者談論歷代皇帝,要稱呼廟號諡號,講究很多,下面的人,則沒那麼麻煩,多有稱呼年號,後面加個爺爺二字的,這侯萬才知道穆宗二字已經算是不錯了。

王通還是有些糊塗,他已經是上馬,侯萬才騎馬落後一個馬頭,在後面跟著。

“不是如今的,那本官也不記得和他府上有什麼交道。”

“大人不知道,羅侍郎有個兒子名叫羅奇風的,一個半月前因為醉酒滋事,調戲民女,被巡捕司那邊給拿了,打了五鞭子,送到天津衛那邊莊子關了一個月。”

寧西伯那邊王通上了一次門之後,巡捕司再遇到這樣的富貴子弟,執法時也沒遇到什麼麻煩和困難,何況是羅家這等已經無人朝中做官的門第,抓了也就抓了,沒必要知會到王通這邊來。

方才侯萬才的通報也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