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恭謹羞愧,可心卻在那裡狂跳,今日李太后的失態和遷怒代表著什麼,代表著李太后和張居正的關係出現了裂痕,李太后方才說話欲言又止,又說了幾句張居正的功勞。
這分明是顧忌著馮保和張居正的同盟,牢不可破的鐵三角如今不穩了,對其他人來說,這就是機會。
“太后娘娘,張閣老那邊雖然通達,可有時候書生氣也是重了點,太后娘娘派人訓誡勸導,他也就知道錯了,娘娘萬金之體,萬萬不可為為此事動氣。”
馮保那邊臉色沒什麼不對,全是關心的神情,李太后淡淡笑道:
“哀家的兄弟天下何處去不得,內閣那邊給不了這個官,不要就是了,這件事不必提了。”
張誠低頭站在那裡,心中激動,卻為馮保嘆了口氣,張居正和馮保在最頂點的位置太久了,習慣了一言決斷,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決定,對上面還有一個仲裁者感覺到有些不習慣了。
特別是這個仲裁者是太后,有明一代,皇太后對朝政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在人的心目中先天沒有合法性,李太后雖然遙控朝局,但在眾人心中的成規印象卻沒有改變,內廷的馮保、外朝的張居正在前臺時間太久,連他們自己也有意無意的忽視起來。
萬曆皇帝從小由馮保看護,尊稱“大伴”,見到馮保都要正坐,不敢有什麼懈怠神情,萬曆皇帝還是裕王世子的時候,張居正就是他的伴讀老師,自登基以來,萬曆皇帝沒有當面駁斥過張居正的奏摺,張居正甚至還訓斥過皇帝。
清查田畝、一條鞭法大行天下,對韃虜的幾次大勝,都讓張居正的威望愈發隆重,而馮保因為和張居正的同盟也是水漲船高,他們也是越來越不耐煩旁人的插手了。
或許他們自己沒有感覺,可他們不知不覺的已經膨脹,已經覺得自己可以決定一切……
張誠心中翻江倒海,可也明白,張居正和馮保的同盟不是那麼容易被撼動的,要不然李太后不會欲言又止,要遣散從人才會抱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