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把她男人的話轉過來,說娘娘是大明立國以來最為賢德的太后,堪稱女中堯舜,大明社稷正是因為娘娘才穩如泰山。”
武清侯夫人清清嗓門說道,李太后自然不會被這等奉承客套迷惑,只是皺眉在那裡等待下文。
“又說娘娘為什麼能做女中堯舜,娘娘自己的賢德大才這個不必說,外有內閣首輔張居正,內有司禮監掌印馮保,有這兩人輔助,也是娘娘威服天下的重要緣由,現在皇上還未成年,有些事未免冒進獨斷了些,沒有娘娘居中抓總,難免會有風波。”
“張四維的夫人居然敢這麼說話!!?”
李太后臉色陰沉,聲音立刻提高了起來,武清侯夫人喝了口茶,開口說道:
“這些大家閨秀出身的,和她們男人一個德性,說話彎彎繞繞,反正意思就是這個意思,現在張居正去了,若皇上選個自己親信的人做首輔,若是做出什麼事,娘娘想要改動勸說,恐怕也是沒辦法……張四維是想說,他來坐張居正這個位置,一切都和從前一般行事,卻不會有張居正那麼獨斷……”
說了幾句之後,卻看到李太后已經陷入了沉思中,便停住不再說話,停了停,武清侯夫人又是說道:
“這張四維自己想要升官,不過這話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昨夜這亂子鬧的這麼大,險些就不可收拾了,還不是張居正死了人心惶惶,鬧出這樣的亂子,也看得出來,皇上還壓不住,還要娘娘幫他一段,張四維不比張居正,他也不會像張居正那樣的不近人情。”
“如今不比皇上剛登基的時候,首輔再由哀家這邊拿主意,皇上會不會……”
那未成年的理由實在是說不出口,萬曆皇帝如今連女兒都有三個了,這個年紀在大明律上已經算是丁口,怎麼未成年。
但權力的滋味讓人迷醉,慈聖太后李氏在萬曆元年總控朝局以來,是這個天下實際上的主人,萬曆皇帝年幼時還好,隨著皇帝年紀漸長,李太后也知道這樣的局面不會長久下去,每想到要深居宮中,交出手中的權力,就覺得心中不捨,空落落的不舒服。
昨日大亂,潞王又被查出來這般,李太后也是心灰意冷,已經不準備過問政事。
當年隆慶駕崩,首輔高拱權傾朝野,壓制馮保、張居正,所以才有結成內外同盟的可能,然後互為依仗,掌握朝政。
可如今情勢不同,內閣中有資格繼承首輔位置的張四維,到這個位置上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所需要宮內的支援和人情也不那麼多,彼此並沒有結成同盟的基礎。
沒有了內閣首輔的支援,深居內宮的李太后也沒有辦法對朝政施加影響,這也是李太后準備放手不管的原因。
正要放手的時候,卻沒想到張四維這邊居然主動找上門,掌控天下、凌駕天子之上的權力和地位,是個巨大的誘惑,慈聖太后李氏遲疑了起來。
正猶豫間,那邊武清侯夫人大大咧咧的說道:
“你是皇上的親孃,親孃難道還能害自家兒子,這也不也是為了皇上好,為了大明江山社稷好嗎?”
慈聖太后李氏沉吟良久,緩緩點頭。
……
宮內大亂,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司禮監秉筆太監張誠連午飯都沒顧得吃,直到太陽西沉,才在司禮監值房的偏院坐坐。
司禮監的太監們和別處不同,內廷衙門都是巴結奉承,這邊才坐下沒一會,茶還沒涼,就有尚膳監的宦官帶著食盒上門了,幾樣精緻爽口的小菜,一碗白粥和包子一籠,都是熱氣騰騰,見到這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張誠也是餓了,點頭誇獎了尚膳監幾句,就坐在桌前用餐。
尚膳監的宦官歡天喜地的離開,鄒義卻是過來了,進門之後先是恭敬的低頭行禮,還沒抬頭說話,張誠就笑著擺手說道:
“你如今也是御馬監監督太監了,不必和咱家這般客氣,快坐快坐,你也忙碌了一天,一起用些,墊墊肚子。”
張誠這邊客氣,鄒義還是做足了禮數才起身,肅然開口說道:
“義父大人就是義父大人,兒子有今天的位置,還不是義父大人的恩德,這次來,卻有件事要稟報義父的。”
做到御馬監監督太監這個位置,卻沒有任何的驕狂,張誠笑著點點頭,看著鄒義的眼神中全是讚賞和滿意,緩聲說道:
“你歷練出來了,有什麼事坐下說吧!”
鄒義沒有坐下,站在那裡低聲說道:
“方才宮內咱們這邊的人傳了個訊息,馮公公在潞王那邊辦差的時候,鐘鼓司的一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