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刮貪墨的錢財並不比這些宦官們少多少,而且宦官們搜刮的還有些入內庫花在公處,這些文官們搜刮的則是盡入私囊。
可每次有這麼出來鬥爭的一人,全天下無論朝野,輿論肯定是偏向這文臣,什麼鐵骨錚錚,風骨凜然的評語紛紛加上,為什麼,就是因為此人維護了士紳階層的利益
為什麼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總是談天下財賦總有定數,只是清丈土地,改革農業的賦稅徭役,而不去觸碰油水要豐厚許多的工商業,因為他也不敢與這個階層為敵。
士紳即是官紳,有功名者無需繳納賦稅,土地這一塊國家已經無錢可收,可商稅也不能動,否則就是公敵,一代代的下來,工商地主,江南士紳已經成了在大明帝國身上吸血的怪物和寄生蟲,他們越繁榮。大明得不到任何好處,甚至有害。
平安牌子是什麼,以京師看,平安牌子除了對青樓賭坊收取的銀錢重了些之外,對那些商戶收取的錢財絕稱不上盤剝,可以說非常的合理。
平日裡地痞無賴、當差的差役前往騷擾敲詐,店鋪裡也要損失,還要耽誤正常的生意,平安錢收取的數目不比這敲詐勒索損失的多,而且還讓人放心做生意,不能說是壞事。而且大生意交的多些,小生意交的少些,也是公道。
但這是根據各家的生意進出數額來定的,那個什麼治安司派出吏目去查各家的賬簿,然後根據這個數目收錢。
這是什麼,說是平安牌子,可實際上就是商稅,變了個名目,不代表大家看不明白,能坐到這個位置的,沒有人是隻讀聖賢書的傻子,誰都明白其中意義。
京師是天子腳下,實行此事的不過有錦衣衛幾個百戶,順天府一個通判而已,可這背後卻有司禮監大太監張誠,甚至還有皇帝的影子。
不過是京師,畢竟不是江南根本,或許天子一時好玩,等這興趣過後,大家徐徐圖之,廢除這個政令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