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2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中所說的果然有用,這些道理一條條的擺出來之後,群臣似乎亂了陣腳,萬曆皇帝從小就有一種對金銀錢財的執念,自他記事的時候起,就是聽他的父親和大臣們絞盡腦汁的為國庫操心。

四處花銀子的地方太多,而國庫的來源又太少,入不敷出,年年都有虧空,這些話甚至在他當上皇帝,去慈聖太后和仁聖太后那邊的時候,也經常聽兩位太后說起國庫枯竭之事。而這位一直做他老師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也是每日裡為了如何充實國庫殫精竭慮,潛移默化的,將萬曆皇帝培養成了對錢財極為看重的性格。

王通所做所講的,都是如何賺錢,如何用正當的手段從民間收到錢,這也是萬曆皇帝對王通愈加信重的原因。

兩人自從開始通訊之後,落於筆墨之後,閒談趣事就少了很多,人都不自覺的嚴肅了起來,王通講述自己在天津的所作所為,萬曆皇帝看著有趣之餘,往往要詢問,王通為何這般做,這樣做的意義如何。

這平安牌子的作用就是王通在最近的書信中用系統的理論解釋了一番,從前在張居正的教育下,萬曆皇帝的思路幾乎就是集中在農田上,認為朝廷的財賦收入只應在田賦和鹽稅上騰挪,王通這平安牌子帶來的概念,卻給小皇帝開啟了另外一個方向,原來天下間還有這般的聚寶盆,擺在眼前許久,卻沒有人去碰。

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城牆遮蔽,軍隊護衛的理論,都是這王通在書信中所講,當時看了,就覺得這是無可辯駁的道理。在朝會上拿出來講,果然有效。

朝臣們沸沸揚揚的說著,可沒有什麼能說服萬曆,甚至都沒有辦法說服他們自己,萬曆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

“陛下說的有理,但平安牌子一事畢竟為新政,僅在京師一地施行,而且京師之地也僅僅是草創,沒有拿出個規程來,臣以為,不若內閣和戶部以及內宮各監商議,拿出個辦法來,再施行如何?”

一直沒有說話的張居正沉聲說道,萬曆皇帝的神色一鬆,邊上諸位大臣都是愣住,心想這等事張閣老怎麼能答應。

不過隨即幾個反應快的就明白過來,兵部尚書張四維和戶部尚書馬自強一起附和說道:

“陛下,閣老大人說的是正論,萬事皆有法度,平安牌子在天津施行也是大事,內閣和戶部商議之後,一切施行不遲。”

從方才的人人反對,到現在的張居正和幾位重臣附和。形勢已經大大的逆轉,萬曆皇帝突然感覺整個人很疲乏,好像是激烈運動之後放鬆下來的感覺。

看到最頂尖的幾個人都做出了決定,眾人觀望了下都是上前附和,萬曆皇帝點點頭,朗聲說道:

“此事就這麼定了,內閣和戶部議出個結果來,儘快票擬批紅吧!”

張居正帶頭,眾臣一起躬身,齊聲說道:

“陛下聖明!”

今天在文淵閣的朝議上,萬曆皇帝一個人不僅擋回了對王通的彈劾。而且還推動了平安牌子此時的施行,這似乎是第一次,內閣和六部的大臣們順著萬曆皇帝的意思,而不是張居正的意思行事。

萬曆皇帝竭力控制著此時興奮的情緒,故作平淡的說道:

“今天說的多,朝會散了吧,諸位愛卿回去抓緊將今天所說的做了!”

張居正和群臣沒有什麼太多的言語,不過是躬身頌聖告退而已,萬曆皇帝的神情眾人都看在眼中。

馮保和身旁的張誠對視了一眼,同時搖了搖頭,馮保臉上沒什麼表情,張誠臉上卻帶著無奈的苦笑。

散朝之後,眾人各懷心事,騎馬坐轎各自散去,都察院的左右兩位都御史,平日裡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事情不少,不過今日在朝堂上強頂皇帝,彼此奧援,倒是有些同仇敵愾的意思在了。

右都御史沈秉風或許磕頭用力大了,腦子有些迷糊,出來之後快走幾步追上剛要上轎的呂光明,低聲說道:

“光明兄,諸位大人為何又出聲附和,難道不知道此事傳出去會什麼結果,當年海剛峰不過動徐閣老家的田地,就被掀了下來……”

呂光明似笑非笑的盯著沈秉風說道:

“沈大人,真糊塗還是假糊塗,內閣和戶部商議,商議多長時間又沒有說明。”

說完之後,直接上了轎子,沈秉風站在一愣,隨即也是明白了過來,自己呵呵笑了幾聲,轉身離開。官場有一妙訣,就是這個拖字,這麼一點明,沈秉風也是立刻明白了過來。

……

“萬歲爺。先喝口水歇歇吧,等下還要去中極殿那邊用膳,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