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1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既然報上來了,那就批覆就是,無非是點檢人員,不可使其復為盜賊,彰顯朝廷恩義云云。

王通在報上去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輕描淡寫,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千辛萬苦平定了侵襲東南各省的倭患、胡宗憲招降了巨寇汪直,海盜倭寇已經不敢對大明大陸沿海進行什麼行動。

除卻整日和海上打交道的人之外,朝中大臣們都覺得海疆已平,至於那前次對天津衛的侵襲,不過是膽大包天的蟊賊,只需派人清剿福建廣東沿海,加強巡視就是有備無患,他們根本意識不到“三水王”在海上的勢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但對於王通來說,打了這個招呼,事後如何。都可以說自己行文問詢過上峰,有各種旨意和公文作為憑證,如果不這麼做,他日這事情要是有什麼反覆,那可就是自己私通倭寇,意圖謀反。

那一日的交談,並不值得讓王通對那沈枉和董創喜有什麼信任,那兩人離開後,王通派人跟去不說,還直接把他們軟禁了起來。

同時安排快馬去往山東,打聽這董創喜到底是何等人,是不是跟他自己所說的一般,如果有假,那就在天津衛直接了結了。

天津衛走河間府從德州入濟南府這路程儘管不短,可一馬平川,而且人煙不斷,六天內詳細的訊息就送了回來。

董創喜的身份無誤,說是在山東的生意做的潑天一般大,和魯王關係頗為不錯,經常採買些外洋的精緻玩意送進去,據說還送過泰西女子云雲。

而且欺男霸女、好色如命的也打聽了出來。這種種行徑倒是做不了假,也和王通的判斷相同。

真正讓王通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位董千戶還真和張閣老府上關係不錯,據說曾經拜遊七為義兄,對外還聲稱拜過張閣老為義父,山東上到巡撫,下至知縣,都不敢得罪,對他客氣的很。

至於要給張閣老送什麼,王通在天津的坐探自己進了這董千戶的住處,私下搜查,除了些送禮必備的金銀珍玩之外,還有海狗幾條,已經曬乾,隨時可以入藥。

這海狗是做什麼用的,找了箇中藥鋪子一問就問出來,說是用來壯陽的春藥……

事情綜合起來有些荒謬, 不過,王通的確聽說過張居正府邸中蓄養姬妾甚多的傳聞,似乎這送海狗也靠譜。

等軟禁一解除,明顯有些害怕的董創喜派人來和王通這邊告辭,自己則抓緊上了官船去往京師。

……

倒是那沈枉做事的確有些決斷,二十萬兩銀子在被放出的第二天,就用大車拉到了王通府邸的門口,都是足色的沙金。

海盜們橫行海上容易,可在岸上有個可靠的補給停靠的港口很難,搶掠來東西很容易,可想要銷贓出手很難。

沈枉說的很明白,自從天津衛開港收稅之後。他們的利潤不少都損失在了這個稅上,想在其他地方收貨裝運,但卻因為運輸的路途加長,且其他地方的關節並未打通,各種不確定的風險太多。

已經有兩船水銀和牛尾藥被官府和沿途的豪強查扣,血本無歸,其他的算上多走的路程,多花的這些打點銀子,反倒不如來天津衛收貨運輸,一來做的熟了,二來是處處正規,得到的貨量反倒是大。

三水王豢養大批勢力,在海上坐地收錢,下面的吃香喝辣自然快活,可他作為首領,手中有大筆的金銀只能存放,卻也不是辦法。

人都有富貴還鄉的心思,何況整個東面,最富庶繁華的所在,都是大明的南北各處,有了錢,在這裡花用才是至樂,孤懸海外。在異鄉漂泊,實在沒什麼意思了。

何況三水王勢力做到這般大,也想求個功名富貴,但也怕死在官府手中,當年巨寇汪直降後被殺,讓人實在是不敢步其後塵。

不過,王通卻有些不同,這個千戶做事有規矩,似乎不是為了自家的富貴,而是為了天津衛的興旺,為了送到宮裡的錢多。

既然如此。沈枉思慮之後,覺得自家有打動對方的條件,可以冒險一試。

當然,這一切一切都是在沈枉將整個天津衛走了一遍,發現海河邊運河邊儘管沒有城牆工事,駐紮的兵丁也不多,但種種佈置都是針對海上,攻打進來必然損失慘重,沒什麼好處。

到後來,三水王下面最不服管的顧老虎獨自率眾前來,卻被盡數殲滅,更是讓三水王慶幸自己的判斷正確,也讓他更容易統一起下面的意見,最大的刺頭都已經被滅掉了,其他人沒有話語權。

在王通開會籌辦保險行之前,沈枉又來了一次天津衛,這次就不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