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
在司禮監中,無論是張誠還是幾位隨堂太監,從前可以自己批轉的,稍微重要些的奏本,都要呈送給馮保閱覽裁決。
馮保卻依舊是遠樣,絲毫看不出他在外朝的最大盟友張居正處於失去職務的危機,一切如常。
白日裡辦差相處,宦官們都是客氣的很,不過到了晚上,伺候的各位主子都睡下去的時候,那景象也和外面差不多了。
內廷中凡是被叫個太監名號的,也都和外面的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一般,各回各處,也不提張居正即將丁憂的事情。
反倒是下面的人走動的厲害,大家都看得明白,要是馮公公位置不穩了,那接替馮公公的人會是誰,張誠張公公是萬歲爺的伴當,又是司禮監第二號人物,替補上去的可能最大。
現在去找張誠張公公不太合適,可御馬監四衛營龍驤左衛的監軍鄒義鄒公公是張誠公公最親的義子,為人又和善,走動他那邊最合適不過。
但這位鄒公公也閉門不見,上午出去辦差,下午還在外面辦差,好不容易等到晚上人回來了,他居住的那個小宅院也都大門緊閉。
守門的是個不到十歲的小宦官,喚作趙金亮,年紀小人卻有主意,給銀子也好,發脾氣也好,這小傢伙就是咬著牙不讓人進去。
就連直殿監的少監上門都被擋了回去,據說當時就發了脾氣扇了那小宦官幾個耳光,趙金亮嘴角都被打出了血,卻還是不讓進門。
……
上面下面都在裝著莫測高深或者自以為無所不知的時候,萬曆皇帝卻有些不知所措,自己老師,當朝首輔張居正的父親故去,他也下旨慰問。
他也知道官員遇到這樣的情況要丁憂,要離開職位兩年多,可張居正離開了怎麼辦,萬曆皇帝一時間有些茫然,而且這樣的大事,照例慈聖太后李氏會給他意見,馮大伴也會說幾句話。
但這一次,無論是皇太后還是馮保,都是保持沉默,即便萬曆皇帝有意提起,話題也會被有意無意的轉開。
一百六十八
“東翁,近日市井坊間有小兒傳歌謠。東翁可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