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22節:用最真摯的眼神反省下自己(1)

用最真摯的眼神反省下自己

一天走路時,我無意中看到了一位伐木工正在工作。他幹得熱火朝天,大汗淋漓,只是盡力拉扯著手中的鋸子,樹木卻絲毫不動。我受好奇心驅使走近一看,才發現原來鋸齒太鈍,無論怎樣努力都是白費力氣。於是我對伐木工說道:“大叔!歇息一會兒擦擦汗吧,把鋸齒磨得再鋒利一些,不是鋸起來更省力嗎?”

然而伐木工頭也不抬,便揮手說道:“我現在哪有休息的工夫啊?今天要把這些木頭全部鋸完才能交工,都快急死了……我現在實在沒時間搭理你,不要妨礙我幹活,趕你的路吧。”

比學分、資格證更重要的是自省

大叔的話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你會覺得,怎麼會有這樣愚鈍可笑的人?但環顧周圍,像這位伐木工一樣行事的卻大有人在。他們從不檢查自己的鋸子是不是太鈍,卻一心埋怨眼前的樹木挺立不倒。然而,此種情況下即使再努力,再苛求自己,再著急上火,我想也只能是多做很多無用功罷了。

“如果給我八個小時的時間來砍柴,我會將其中的六個小時用作磨斧子。”亞伯拉罕?林肯如此說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明確目標,知道“為什麼做這件事”。不是要盲目發誓“無條件完成”,而是在進入正常的生產階段之前要積蓄足夠的力量。即使在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後,仍然要時時檢討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留給自己反思和自察的時間。因為如果手上的抹布原本就是髒的,那麼無論你如何賣力氣打掃,屋子都只會越擦越髒。

聯絡到年輕人的現實情況,往往他們做得不足的並非是學分、資格證之類的東西,而是對於自我的省察。現在的年輕人整日忙於獲得足夠的學分或英語成績,花費時間在豐富實習經驗或深造經歷上,對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利用時間是否有效率以及自己究竟在為什麼努力卻沒有清晰的認識。反正周圍的同學都在做,所以自己也不甘落後,或者是被父母相勸,或者是抱著玩玩的態度疲於準備各類公開招聘會、考試,都是他們常見的理由。

我認為要想支撐起成功這張桌子,必須靠明確的目標、科學的方法、紮實的實踐三者來支撐,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和科學的方法,一切努力都將付之東流。但很多年輕人正如那位伐木工一樣,總是覺得“目標”和“方法”是不切實際、不需要考慮的東西,只是專注在“實踐”是否紮實上。

勤奮紮實地實踐,累得滿頭大汗,花了很多苦功夫,其實,這反而是一種惰性的表現,可以稱得上是“勤勞的懶惰”。這種勤勞的懶惰就是跟著慣性機械的運作,懶於回過頭來自省。如果沒有自我省察,向著錯誤的目標盲目突進,南轅北轍,只是白白浪費力氣。

第23節:用最真摯的眼神反省下自己(2)

前輩就是“在同樣的黑暗中比自己稍稍遊在前面的人”

那麼,該如何進行自我省察呢?

省察有思考的意思,所以很多人認為只要認真思考就可以達到省察的目的。但實際上,單純思考並不能達到省察的目的,比省察更重要的是閱歷。所以請多多積累人生體驗,多多讀書,多多和他人交流分享,多去旅行。

沒有比親身的體驗更能讓人成長的了。尤其是在感受能力敏銳的青春時期所積累的經驗更是一生的財富。對於省察來講,體驗也是最好的方法。只要不是會惹來非議和麻煩的行動或過分消耗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都可以儘可能多地進行體驗。所以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成大事者必然經歷過一番人生艱難的體驗,原因也正在於此。

但人生苦短,想親身體驗一切事物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們還可以透過閱讀,從書籍、報紙、雜誌上品味各色人等的起伏人生。無論是採訪、傳記等真實記錄,還是小說式的虛構,世間的故事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間接經驗。你需要多讀、多聽、多看,而後再對自己進行省察。

與他人交流也是非常有效的經驗積累途徑。特別是和那些比自己經驗豐富或更具洞察力的人進行交流,往往能讓你從中獲得巨大的啟發。我在校園裡仔細觀察過一些學生,我發現他們大都十分吝嗇同他人進行交流。的確,他們也經常進行對話,但說話的物件大多為好友或關係較近的學長。當然,同輩和熟人的交流,往往能夠從對方口中得到對自己所處困境的同情和共鳴,但大家的水平半斤八兩,都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