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小說:臥底清貧 作者:抵制日貨

何舍之就是在楊東門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出現在他面前的。在此以前,他並不認識楊東門,只是在某次會議上偶爾聽說了楊東門的情況,覺得這個人很有意思,或許可寫出一篇像點兒樣的報道,才跑到楊東門家採訪的。他了解了情況後,寫了一份內參。這份內參給市裡某領導看到後,引起了這位領導的重視,根據我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政策,責令有關部門對楊東門進行幫扶。

楊東門因此得到了銀行貸款,對何舍之感激涕零。所以,在做了三年的養鱉專業戶,自籌資金和銀行貸款完全能滿足鱉場資金週轉的情況下,仍決定以回報率百分之五十的高昂代價接受為期一年的何舍之二十萬元的投資,一是為了報恩,一是瞧明白了何舍之手裡那支筆的巨大威力,想以此作為巴結拉攏何舍之的手段。在市報做一個廣告得花多少錢,能有多大效果,何舍之寫篇報道又是多大效果,這筆賬楊東門是算得清楚的。他是一個頭腦活泛的新型農民。

何舍之來得不巧,他到楊東門龜鱉繁殖場的時候,楊東門正巧出了門。據楊東門僱傭的小工說楊東門是上左良鄉買鱉飼料去了。何舍之讓小工引自己到鱉池邊瞧瞧。離得老遠他就看見一堆堆的鱉們,都趴在水泥臺階上做日光浴,這些鱉一聽見腳步聲,一齊慌不迭地扎進了水池。

何舍之見了,不由笑著對小工說:“有個詞叫膽小如鼠,擱你們這兒,該叫膽小如鱉。”小工知道他是記者,顯得很拘謹,聽了他的話只是一味兒憨笑。何舍之說:“我聽你們楊老闆說有幾池鱉再過三兩個月就可以上市了,是哪幾池鱉,你指給我瞧瞧。”小工就指了幾個鱉池給他看。何舍之看後,問小工依他估計第一次能上市多少斤鱉。小工說:“也就是個五六千斤吧。”何舍之一下就在心裡核算清楚了,即便以最保守的價值計算,一斤鱉賣一百元,十斤一千,百斤一萬,一千斤呢,就是十萬元,那也就是說這幾池鱉上市後,楊東門一下就可以收入五六十萬元,刨去費用開支,那也是相當可觀的。

何舍之算清楚了賬,心裡十分高興,因為他知道,自己種下的金蘋果就快要到收穫季節了。十萬元純利,對任何一個工薪階層,都不是一個可以小覷的數字,足以使人心跳半天。

何舍之決定不等楊東門了。他腳步輕捷地穿過鄉間小道向車站走去,一路上聽見春風在頭頂彈奏著楊柳,聲音悠揚,心裡忍不住地想,孔老夫子一聽而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也不過如此吧。在這個初夏的週末,雖然心愛的女人不在身邊,大概也很少有人比何舍之的心情更愉快的了!

返城的路上,經過他們曾經就讀的瓜州大學。何舍之下車走進校園,在學校小花園裡坐了會兒。周圍鳥語花香,他不禁幸福地回憶起正是在這個地方,在同樣的季節,自己第一次與官麗麗偷嚐了禁果。他看著一隻採花的蜜蜂想,我們的關係真是奇妙,可能是這世界上絕無僅有。我們把我們該做和不該做的事都做了,我們彼此心照不宣,我們卻從未有誰主動挑破過與對方的關係。兩個人之間好像是有一種契約,儘管我們誰都不曾在這份契約上簽字,也未規定誰非得受這份契約的限制不可,但我們實際上都在享受著這份契約的限制。我們彼此襟懷坦蕩。我們真是天下最奇妙的一對。他嘴角噙著一絲微笑想道,如果我們的錢更多些,那我們就非但是天下最奇妙的一對,而且會天下最美滿最幸福的一對了。

何舍之一個人在小花園裡想入非非,想到得意處,自己忍不住嗤嗤笑,弄得路人側自己卻渾然不知。如果不是想起今天下午與席君山還有一個約會,他會一直在小花園裡坐下去。

他起身離開了學校小花園。他先坐公共汽車回到宿舍,取了腳踏車,騎車來到席君山他們單位。

席君山是何舍之的同行,就職於《瓜州早報》。何舍之發現自己半年沒來,席君山他們早報社十七層的新辦公大樓已經竣工了,並且在原來不設門衛的地方新設了一個穿保安制服的門衛。何舍之熟門熟路地往裡走,但是那位明顯是從農村招來的門衛攔住了他,公事公辦地要他出示證件。何舍之說自己是來報社辦事的,門衛不聽,死板地向他索要證件。何舍之在道上混久了,早已習慣人們的禮遇和笑臉。這位沒有眼力見兒的土裡土氣的門衛惹得他心裡很不痛快。

他摸摸身上沒帶證件,到值班室給席君山打了一個電話,讓席君山下樓來接他一下。

何舍之在樓下等了席君山二十分鐘,席君山才從樓上跑下來。何舍之老遠看見席君山過來就罵娘。席君山點頭哈腰,賠禮道歉,說他們剛才正開編前會,實有脫不開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