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
湯、張二老見眾難民業已開始喝粥,吃得十分香甜,一個個都向主人致敬,有的還流了淚。越發感動。
永澄笑道:“今天我才知道,好事真還該做。我們平日種點花木,添點陳設,隨便請上幾回客,過個年節生日,要花費多少銀子?到時至多看上幾眼,說上一半天閒話,一點用處都沒有。如果拿來救災,要救活多少人呢!”
王明忙介面笑道:“兄弟平日最喜行善,從來不肯做守財奴。天下事明裡去,暗裡來,就多花幾個錢,為兒孫積福,求得神佛默佑,保個全家安寧,多點收成,並不吃虧。好些有錢人偏想不開,真是奇怪。”
岳飛聞言,先在後面暗笑,後一想,人若不好名,只要他做的事好,不管他的存心如何,也應該本著“與人為善”之意,對他加以鼓勵,而不該深刻追求,心存歧視。假使張、湯二老給王明一個難堪,說上些諷刺話,這事情就許弄僵,或是不肯再以全力相助,豈不要多費事麼,可見無論何事,真要四面八方仔細想上一想,萬萬偏激不得。
心正尋思,嶽和忽然來報,說:“後面那幾批難民,離此只有二十里,人數不算很多,何妨派人迎上前去,先把他們的心安住,免得有的走往別的村莊,求食不得,激出變故。反正是本鄉本上的事,那些紳富少時都要前來,事情一樣,這樣做,可使難民們有了指望,少受點罪,少跑些冤枉路。他們事前得信,來時也可照著我們的意思,分別就食,不致混亂。諸位莊主以為如何?”
永澄首先把大拇指一伸,連說:“好,好,老弟真行!怪不得你有那樣好兒子。可惜我和張賢弟當年隨軍平過幾次民變,多殺了幾個人。周老師生前心有成見,不常往來,你又不肯到我家。本鄉有這樣的好人,我弟兄竟不知道。今天才看出你父子的才幹!我們只是有錢,什麼事也辦不來。今天全靠你父子和眾位鄉親辦成這場善舉。你說怎麼辦都行,只管作主好了。”
嶽和謙謝了幾句,便命岳飛、湯懷騎馬前往迎接難民。張濤見饃已蒸好不少,便命張顯帶了八個莊丁,拿些蒸饃一同跟去,先散給那些老弱婦孺。岳飛知他一片好心,不便勸阻,只得暗告張顯:“到時要防難民爭食,以免發生傷亡。”三人馬快,二十來里路轉眼就到。岳飛忙命張顯和抬饃的莊丁,在相隔二里路外擇一高坡停下,自和湯懷迎上前去。
這兩起難民,都因童貫蔡攸兵敗,由燕雲一帶逃來,所受苦難更多,走得又十分凌亂。一個個衣不蔽體,周身泥汙,傷病狼藉,多半是一步捱一步,拖著沉重疲乏的身子,勉強掙扎在道路之上,呻吟悲號之聲不絕於耳。因剛脫出敵人羅網,沒有王家門前那些難民悲憤激烈的情景,看去越發又使人心酸難過。
嶽。湯二人騎著馬一路喊將過去,一會便自傳遍,紛紛稱謝,歡呼起來。二人忙趕回,幫助莊丁散饃與婦女幼童和傷病年老、餓不能行的難民;餘者另由莊丁引送同行。岳飛等回到湯家,紳富均已來齊。湯永澄早就備好酒筵,連嶽和也被強請了去。岳飛等四小弟兄,也命陪坐。
王明是當地首富,張、湯二老又是告老還鄉的武將,有這三人一承頭,來的人全照三人分派的數目答應下來。有兩個喜歡錦上添花的,又提議蒐集一些破舊衣服,分與難民中的婦孺。
嶽和先照著湯、張二老的意思和難民說好,只留他們住上三日,稍息疲乏,本地如其不能謀生,便請上路,以免地小糧缺,後來的難民無法供應。眾難民知道這是地方上的善舉,並非官家放賑,除傷病不能行路之人已另有安排而外,俱都謝諾。
嶽和見春雪還未化完,夜寒猶重,這許多的難民如今野宿在泥水地裡,多半非生病不可,便乘眾人熱火頭上,說了出來,眾人因難民共有兩千多,蓋房萬來不及,都覺是件難事。岳飛想了一想,便和王貴耳語了幾句。
王貴少年好勝,巴不得人前顯耀,忙起立道:“只要有草和竹竿木頭,再派上凡十名莊丁,我們今夜便可搭出幾百間蓆棚來了。”
王明捻髯笑道:“貴兒你好大口氣,半天工夫蓋幾百間蓆棚?紙糊也來不及。還是你和三位師兄商量商量吧。只要你真有這樣能幹,休說草和木頭,用什麼東西都是我的、這不過暫時搭蓋,難民走後,還不是一樣有用麼?”
王貴暗中直拉岳飛,急切問答不出話來,臉漲通紅。岳飛只得從容起立,躬身說道:“王師弟說得不差。他早和我談過,自來人多好辦事,去掉難民中的老弱婦孺,至少有一小半人力可用。人力不愁,要緊的是佈置和領頭的人。除數十個能幹的莊丁外,最好把每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