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轉身吼道:“我張自忠不當孬種,弟兄們也是好漢!殺!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八個人,又都是參謀、副官和衛士,突然之間,爆發出了極強的戰鬥力。子彈狠狠地向衝上來的鬼子打去,竟然在合圍上來的小鬼子攻擊隊形中開啟了一個小缺口。
張敬扭頭喊道:“總司令,我掩護,讓弟兄們護著你衝出去!”
話音剛落,一發榴彈就在張敬身前爆炸了。
緊接著,小鬼子就對張自忠他們所在的位置實施了機槍、擲彈筒火力覆蓋。
日軍衝到跟前了,張自忠突然從血泊中站了起來,威嚴的目光嚇得日軍登時停步不前。
後面的日軍中隊長堂野一見士兵們竟然被被這個高大的中國軍官嚇住了,抬手就是一槍,直直地打在了張自忠的額頭上。
張自忠立地不倒,兩眼怒視堂野。堂野手一哆嗦,手槍掉在了地上。就在此時,衝在最前面的日軍一等兵藤岡如夢初醒,端起刺刀狠狠地捅進了張自忠的胸膛!
一代忠勇名將,轟然倒地!
第一0六一章 艱難時期
16日晚上,日軍漢口廣播電臺中斷正常播出,插播張自忠戰死訊息。
劉一民怎麼都想不到,自己的電報上已經提醒的夠明白了,結果張自忠還是壯烈殉國了。
痛心不已的劉一民,連夜奮筆疾書,撰寫了《名將殉國的教訓》一文,交給《大眾日報》發表,並以通電形式向全國播發。
在文中,劉一民沉痛地說,抗戰以來,我軍陣亡高階將領頗多,職銜最高、影響力最大、損失最大的,莫過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第十八集團軍教導師參謀長曾中生、政治部副主任黃蘇三人。其中,犧牲後對正在進行的戰局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由於張自忠將軍的壯烈殉國,等於宣告棗宜會戰戰場南線我三十三集團軍防線被日軍攻破,接下來日軍三個師團很可能靠攏,向我第五戰區北下追擊部隊反撲,我前期作戰成果很有可能化為烏有。再接下來,日軍短暫休整後進行新的戰術動作,即渡漢水西進,攻擊我宜昌城。這不是隨意臆測,而是宜昌城戰略地位重要,日軍又有足夠的兵力不斷投入戰場。
文中,劉一民分析說張自忠將軍是抱著必死決心渡河指揮的,他既是死於日軍的槍彈下,也是死於國內輿論手中。當時,張將軍為了掩護二十九軍主力轉移,被任命為北平市長,與日寇周旋。國內輿論不瞭解事實真相,完全不念張自忠長城抗戰的功績,將張自忠將軍指斥為華北特字號漢奸。更有甚者,張將軍平津脫險南歸追趕部隊,路過濟南,被韓復渠以漢奸罪名拘捕,南下徐州又遭到不明真相的愛國學生登車搜拿。按常理推斷,張自忠將軍受此冤屈,應該是早已萌生一死來洗清自身冤屈之心。痛定思痛,國人當自省!
棗宜會戰打到這個時候,劉一民就是再寫文章、再發電報都不行了,戰場上形勢萬變,何況參加會戰的日軍第十六師團兇名昭彰,比歷史上棗宜會戰中的第三十九師團戰鬥力要強橫的太多太多,第五戰區參戰部隊又被張自忠殉國的訊息刺激,急於報仇,追著向棗陽撤退的日軍第三師團猛打。可惜,我軍炮兵火力不足,就算是圍上了第三師團又能如何?等到日軍第三師團退到棗陽,日軍第十三師團、十六師團在擊破第三十三集團軍主力防線後已經掉頭,三個師團一字排開,惡狠狠地撲向了追擊第三師團南下的第五戰區部隊。我軍立足不住,不得不後撤避敵鋒芒,日軍一口氣追到了襄陽和南陽的鄧州。
接下來的戰局發展就和歷史上一模一樣了,日軍在棗陽地區短暫休整補充後,5月31日開始執行階段作戰任務,渡過漢水,攻取宜昌。
到了此時,蔣介石才徹底從夢中醒來,發現原來在漢水西岸的部隊全部抽調到東岸去了,竟然沒有主力駐守。
驚慌失措的蔣介石,馬上採取措施,命令將第五戰區部隊分為左右兩個兵團,命令李宗仁指揮第二集團軍、第二十二集團軍、第三十一集團軍和第68軍,組成漢水以東的左兵團,負責攻擊襄花路,策應右兵團作戰;命令陳誠火速趕往前線,指揮江防軍、第二十九集團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組成漢水以西的右兵團,執行以保衛宜昌城為目的的戰鬥任務。正在重慶整訓的第18軍也接到了緊急命令,立即船運宜昌,守衛宜昌。
可惜這些措施都晚了,漢水以西防務空虛,6月10日,18軍剛剛趕到宜昌兩天,日軍就攻到了宜昌城下,集中上百架飛機輪番狂轟濫炸,18軍奮起反擊,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