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部分(2 / 4)

的安全,也不在意,直接讓袁國平和許光達彙報工作。

袁國平說,編練司令部渡河後,由於日軍開始掃蕩,編練司令部直接投入了反掃蕩作戰。戰前根據師部動員令徵集的新兵在作戰中與輜重團一起行動,承擔了後勤物資轉運任務。特別是從連雲港轉運出來的物資,就是由後勤司令部和編練司令部聯合完成的。現在局勢穩定了,訓練也開始走向正規,再有兩個月,這批新兵就可以完成訓練。美中不足的是,這批新兵是根據戰前師部動員令由各根據地徵集來的,都是原來複員的軍閥部隊的老兵,年齡有點偏大,人數也不多,只有8210人,離每批三萬人的目標差距很大。

袁國平報告的是實情,從編練司令部奉命渡河東進起。部隊確實一直處於反掃蕩作戰中,也沒有時間徵集新兵。但是,現在這項工作就必須抓緊了。

劉一民和許光達過去不熟悉,但對其人其事那是非常瞭解的,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麼!因此,袁國平報告完後,劉一民就問許光達到山東後生活習慣不習慣,和同志們相處的好不好。

劉一民和許光達不熟悉,不等於許光達對劉一民不瞭解。雖然到山東以來第一次和劉一民、羅榮桓見面,但劉一民的情況大家都當傳奇一樣說,許光達怎麼會不瞭解呢?

見劉一民溫言溫語問候,許光達忙敬禮報告說一切都好,生活條件無所謂,紅軍時期多困難的日子都過來了,現在的條件比那個時候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請司令員放心。說完,又說來山東前,賀老總專門委託他代問劉、羅首長好。賀老總還說,晉綏地區物資睏乏,兵源困難,請劉、羅首長不要忘了120師。繳獲的日軍大炮、機槍用不完的話,多支援120師一點。

許光達這一說,聽的劉一民和羅榮桓都是哈哈大笑,羅榮桓邊笑邊說:“這個賀老總,什麼時候都忘不了打秋風。”

許光達說:“政委,你不知道,賀老總和我說過,紅二方面軍到陝西的時候特別困難,減員多、傷員多,缺糧缺錢,武器彈藥更是和中央紅軍不能比。幸虧紅七軍團大力支援,把農場都讓給了二方面軍,劉軍團長專門支援了武器彈藥和藥品。上抗日戰場後,在太原教導師又給120師支援補充裝備。賀老總說,現在八路軍幾個師,就屬120師發展慢。沒辦法,晉綏地區人煙稀少,糧食產量也低,發展空間也小。要想壯大隊伍,前提一是得解決糧食問題,二是得解決武器彈藥問題,三是得有兵源。這三樣眼下都很難辦。照我看啊,師長、政委,說錯了你們批評,120師的整體實力也僅僅相當於我們教導師兩、三個旅,而且是排名靠後的旅。火力上更是比不上,我們主力旅每旅都有炮兵團,120師、115師、129師、獨立師全部沒有炮兵團。”

劉一民聽後默然不語,知道日軍在山西戰場頻繁掃蕩。八路軍主力為了配合其它戰場作戰,更是主動出擊,無日不戰。賀老總這麼說,那一定是120師在作戰中傷亡過大,武器彈藥損耗也大。

想了半天,劉一民對羅榮桓說,一定要想辦法給幾個師輸送一批武器彈藥,不要說120師了,冀東起義部隊恐怕絕大部分都還是拿的大刀棍棒。教導師現在已經全部日械化,後勤司令部儲存了大量的淘汰下來的國造舊武器。這些武器對教導師來說落後了,但是對於冀東起義部隊和地方武裝、民兵來說,那無疑是寶中寶。讓後勤司令部查一下,彈藥儲備夠不夠,不夠的話集中力量生產一批,準備下一步作戰行動結束後,把這些武器彈藥送回冀中冀南,讓幾個主力師到冀中、冀南取。主席要求的給幾個師裝備炮兵團的事情這次一併完成,連炮兵幹部帶大炮和炮彈,一起送到冀中、冀南去。

袁國平插話說:“師長,我有個想法,115師、120師、129師、獨立師的紅軍成分高,而我們教導師紅軍成分太低,不利於提高部隊凝聚力。是不是向主席建議一下。從上述各師各抽調一個團到山東來,與我師的各警備旅和教八旅混編。我們從教八旅和各警備旅抽調部隊,連同裝備一起送往各師。不知道這個建議行不行?”

劉一民說:“這個建議當然行。不過有個問題,教八旅好說,戰士大部分都是我們從山西戰場帶過來的國軍、晉綏軍戰士,調到哪裡都可以。幾個警備旅的戰士都是山東本地人,入伍時間短,貿然調到其它戰場,還需要做許多工作。這樣吧,不要說一個團了,建議中央從幾個師各抽調一個營。不過必須是老紅軍營,不能是新擴編部隊。各警備旅增加一個紅軍營,加上我們的幹部,戰鬥力應該可以上一個檔次。”

羅榮桓很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