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就牽涉複雜的中央與地方政治鬥爭問題,也就是後世人常說的內耗。
楊森是川軍巨頭之一,不可能不受這種情況的影響。本來心情就不好,結果劉一民又誘敵南下,把安慶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楊森每天都對著地圖揣摩,邊看邊罵,一邊罵小日本不是好東西,佔了上海、南京、杭州、北平、天津、濟南、太原還不夠,還想佔武漢,簡直是欺人太甚;另一邊又罵劉一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哪裡不能去,偏偏把鬼子向蘇南、皖東引,這下可好了,山東的局勢是平穩了,這皖南、皖中、皖東、皖西、皖北卻緊張了,簡直是禍水東移!
罵歸罵,實際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小日本兵鋒所向,直指安慶,這安慶是守是棄,需要馬上定策。
兩個月前,蔣介石就給楊森發了電報,要他無論如何固守安慶,確保安慶不失。這兩天,統帥部更是一天數封電報,或詢問敵情,或指點部署,目的就是一個:確保安慶。
這要是擱在淞滬抗戰時候,楊森沒說的,那是要堅決固守陣地,沒有命令,就是全軍拼光他惡不會撤退。但現在不一樣了,川軍出川以來的重大傷亡讓他也想了許多,不但想川軍的前途和二十七集團軍、二十軍的前途,也想這抗戰究竟應該怎麼打。是死守硬拼還是向八路軍那樣,將主力轉移到日軍的側翼,不斷打擊日軍。
9月3日這天早上,楊森收到了兩封電報。一封是133師的電報,報告他們派出敢死隊,昨夜突襲巢縣,炸燬日軍四門大炮。第二封是唐式遵的電報,通報我軍昨日炸燬一艘日軍軍艦。
楊森沒有半點猶豫,直接給133師發去嘉獎電報,表彰敢死隊的勇士們。然後又給唐式遵發去賀電,祝賀我軍炮兵大捷。
發完電報,楊森越想越覺得蹊蹺,這唐式遵在四川內戰的時候,表現平平,人送綽號唐瘟豬,結果一上抗日戰場卻意氣風發,打的有聲有色。楊森忍不住嘀咕了一句:“連瓜娃子都能成英雄了!”
但是接下來的訊息就一個比一個壞了,先是日軍飛機大肆轟炸安慶江防工事,接著就接到了情報,日軍從蕪湖出發,有四十艘軍艦、十幾艘商船和上百艘木船組成了艦隊,向安慶撲來。再接著就是133師報告,日軍大舉進攻,無為、廬江方向均發現日軍大部隊,天上有飛機,江裡有軍艦、地上有坦克,當面之敵為日軍第六師團。
楊森雖然生活上放蕩不羈,但他絕對是個人精,馬上就意識到日軍要大規模進攻武漢了,趕緊向統帥部報告敵情,同時命令133師收縮防線,命令留守安慶的146師兩個旅加強防守,命令134師嚴密監視江面上日軍動向。
應該說楊森開始的時候對固守安慶還是做了大量工作,他把四川補充來的幾百名知識分子集中起來,開辦了訓練隊,結業後分到各部隊,起骨幹作用。又在安慶作了充分動員,安慶民眾的抗日熱情被極大地調動起來,每天城裡都有遊行,商家和廠家都被髮動起來,支援抗戰。同時還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鋤奸運動,全安慶上下都被火熱的戰前氛圍包圍。
9月4日,日軍波田支隊和海軍陸戰隊在陸海軍航空兵的掩護下,開始向安慶進攻。
首先發動進攻的是海軍陸戰隊的幾個中隊。小鬼子從軍艦上、木船上下來,在樅陽鎮一帶靠登陸艇接近江岸,開始搶佔灘頭陣地。但是他們運氣不好,134師早已嚴陣以待,炮火也很密集,將鬼子揍的屁滾尿流。楊森接到報告後,心情舒暢,連說三聲“好!好!好!”
遭到打擊後,小鬼子呼叫來飛機,對我守軍陣地狂轟濫炸,企圖摧毀岸防火力,掩護鬼子登陸。陣地上登時濃煙滾滾,守軍在血與火中巋然不動,接連打退鬼子幾次進攻。
小鬼子對安慶勢在必得,特別是安慶的機場,那裡距離武漢不過300公里,是日軍急於得到的航空兵前進機場。因此,鬼子強攻被打退後,眼見第134師防線穩固,強攻不得,馬上換了招數,留下一部分兵力牽制守軍,波田支隊主力迅速轉向,掉頭北上,以秋山、西川、武滿、片山等部為右翼(鐮田工兵部隊協同),田中、原田、竹內各部為左翼(德廣工兵部隊協同),在江面諸多艦艇的掩護射擊下,於凌晨分別於城東馬窩子、城西大王廟江岸登陸。
如果這個時候133師也在,集中133師、134師、146師,很肯能能把波田支隊登陸部隊趕下長江。問題是133師在應付從合肥南下日軍,134師主力在樅陽沿江佈防,一時半會兒集中不起來,146師兩個旅還要策應133師、134師作戰,留守安慶城的只有一個團和保安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