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2 / 4)

上海與蘇州市之間的嘉定羅店、太倉瀏河鎮等地血戰二十晝夜,殲敵4000餘人,是淞滬戰場上殲敵最多的部隊之一。但是,此戰也讓二十軍元氣大傷。出川時的一萬八千人,大都長眠在淞滬戰場上,成了中華民族的烈士。其第804團團長向文彬於10月15日奉命奪回丟失的陣地,一夜惡戰,陣地是收復了,但804團只剩下了一個團長、一個營長、四個排長和120士兵。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時內,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晉升少將”,被認為是川軍勇於臨危受命,誓死衛國的突出代表。

淞滬會戰後,二十軍勉強縮編為兩個團。後楊森受到蔣介石接見,被任命為二十七集團軍司令兼二十軍軍長,加上將銜。部隊開赴安慶整訓。

在安慶,第二十軍得到了從四川補充來計程車兵,還有幾百名青年知識分子,二十軍恢復了兩個師的編制,分別是楊漢域的一三三師和楊漢忠的一三四師。部隊裝備也得到了優先補充,軍令部配備了一色的捷克式,每營增加一個重機槍連,每團增加一個迫擊炮連。有人有武器,又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二十軍的戰鬥力從表面上看提升了,但實際上由於老兵太少,戰鬥力未必比得上戰前。

這個時候,楊森能夠指揮的部隊除一三三、一三四師外,還有唐式遵派來是一四六師兩個旅。

歷史上日軍波田支隊是在6月11日夜突襲安慶成功的。但現在的情況大不一樣,由於劉一民的攪動,日軍沒有那麼早發動武漢會戰,波田支隊調入華中後一直駐紮在蕪湖。日軍為了徐州會戰,打通津浦路後,主力當即北上參加圍剿教導師主力的作戰,無暇西進。但是,劉一民為了調動山東日軍重兵集團南下,派劉建立搞了一系列假動作,這一下算是把日軍主力全部吸引到了安徽境內。

日軍飛機轟炸武漢的時候,順路就能轟炸安慶。楊森沒辦法,還組織了一部分高射機槍,守衛安慶機場。可惜高射部隊都是新手,彈藥也不充足,總是打不著敵機。楊森的參謀長鮮光俊提出個辦法,就是用木材製造飛機模型,吸引日機來攻擊,用高射火力消滅之。

還別說,這一招管用,日機發現了機場上的飛機,真的開始俯衝轟炸,被守軍抓住戰機。擊毀一架。不幸的是,樂極生悲,人們只顧著慶祝了,沒有防備,日機第二次來轟炸時,炸死炸傷了不少人。

安慶此時已是一日三驚,南北兩線均有日軍來犯的警報,楊森只好把部隊分開部署,第一三三師開往巢縣、無為、廬江,攔截日軍南下;又佈置134師自樅陽至安慶沿江佈防,阻止日軍西進。唐式遵派來的一四六師兩個旅守衛安慶。

但是,這個時候的川軍和淞滬會戰、滕縣保衛戰時期的川軍略有不同。這個不同體現在兩點,一點是正面的,那就是川軍經惡戰鍛鍊,士兵和中下層軍官的戰鬥技巧、指揮能力有進一步提高,部分部隊的武器裝備也有明顯加強。另一點就是反面的,起因就是川軍領袖劉湘的死。

劉湘率川軍出川,一來是基於民族大義,面對強敵入侵,共赴國難。二來是因為國軍主力入川追擊紅軍後,四川政局大變,特別是國共談判結束後,蔣介石暫時沒有了後顧之憂,一心想把西南建設成抗戰大後方,不得不對川軍各部拉攏分化,削弱地方派系實力,強化中央地位。這樣一來,劉湘的地位岌岌可危。無奈之下,劉湘組織成立了武德勵進會,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嚴防中央勢力的分化瓦解。後來,劉湘與張學良、宋哲元等來往密切,引起蔣介石極大不滿。為了化解政治上的危局,劉湘不得不主動請纓。

川軍出川后,蔣介石任命劉湘為第七戰區司令官,以陳誠副之。淞滬會戰後,蔣介石一度對劉湘很冷淡,對楊森等卻是禮遇有加,其心不言自明。一月份劉湘病逝於漢口後,蔣介石先後打算讓賀國光、張群去主持四川大局,結果都被四川實力派給攪黃了。蔣介石再讓顧祝同主川,結果王陵基放話說:“顧祝同如敢到蓉,以機槍大炮在機場歡迎”。蔣介石沒有辦法,盤算來盤算去,四川政局只好暫由王瓚緒主持。

劉湘一死,川軍群龍無首,原本就被分散使用的各部隊,這下就更分散了,而且全部被部署在一線。象孫震二十二集團軍守滕縣,打的那麼慘烈,雖然立下了大功,名揚四海,但是那些統兵大將可不是一般士兵,他們心裡怎麼想就很難說了。

針對部隊被分割使用的問題,劉湘之後最孚人望的鄧錫侯就提出了川軍集中指揮問題,並說一出了川,才知道大傢伙格外親,就是死也想死在一起。鄧錫侯的話實際上反映了川軍各路將領的心聲,那就是懼怕被分割削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