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響起掌聲。
“虛偽,騙子!”金泰熙卻恨得直咬牙,在她看來,李毅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話大王!
孫允兒問道:“我還想問一個問題,你對大學生從藝,有什麼看法?”
李毅道:“一個大學生,能夠從事文藝工作,並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受到了群眾的歡迎,這是十分珍罕的事情。我國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年少。年少出名,更能意氣風發,更能享受更加美好的人生。我以為,大學生從藝,只要手段正當,這是一件值得稱許的事。”
孫允兒滿意的點點頭,道了聲謝謝,這才坐了下來。
這時,有一個男生站起來,提問:“李部長,你們來我國開設漢語學院,會不會帶著一種文化滲透的性質?”
這人是不請自問,問題還這麼尖銳和不友善!
金泰熙立即吐出一口惡氣,心想這下有你好看的了,看你怎麼回答!
李毅早就料到,在今天這個演講會上,肯定會有人提出一些不夠友善的問題。
面對臺下韓國學生們的眼神,李毅神情淡定,緩緩說道:“這個問題,在我之前的回答中,已經給出了答案。我剛才說了,我們到外國去開設漢語學院,不僅限於韓國這一家,還將陸續開遍全球各地。”
稍微一頓,李毅繼續說道:“而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外面的先進文化,讓我們的漢文化,和外面的優秀文化,進行融合。”
然後,他提高聲音,著重強調:“我再說一遍,是融合,而不是滲透。大海,因其廣納百川,而成其無垠之大。任何一種文化,都要有這樣的胸襟和氣度。”
臺下有人鼓掌,為李毅的講話叫好。
李毅道:“漢文化的歷史上,也曾經歷過多次大的融合,她接納了外傳佛教,也融納了遊牧文化,因為這種融合,才使得她自身不斷的發展壯大。”
現在開始,不等李毅點名,一有空暇,馬上就有人站起來回答。
孫允兒開了這個頭之後,學生們都有樣學樣了。
這不,又有人站起來提問:“李部長,漢文化發展壯大之後,會不會向外擴張?”
李毅輕輕一笑:“擴張?你以為是軍事攻伐嗎?我在開頭已經講過了,我們今天只談文化和教育,不論及政治和軍事。當然,我還是很願意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伏爾泰說過這麼一句話,作為思想家來研究這個星球的歷史時,首先要把目光投向包括華夏在內的東方。他還說,當其他許多國家的人還在爭論人的起源的時候,華夏人已經在認真書寫自己的歷史了。”
“東學西漸的事情,很早以前就發生了。十七、八世紀,當外國傳教士把我國的文化典籍翻譯成西文傳到歐洲時,曾引起西方一批著名學者和啟蒙思想家的極大興趣。笛卡兒、萊布尼茨、孟德斯鳩、伏爾泰、歌德、康德等,都對漢文化有過研究。要說擴張的話,那個時期,漢文化是擴張全球的最佳時期。”
“如果有的同學還不夠理解我剛才的話,那我再多講幾句。和而不同,是我國古代思想家提出來的一個偉大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觀點觀察、處理問題,不僅有利於我們善待友邦,也有利於國際化解矛盾。”
“華夏先祖,先追求這麼樣一種境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人類正處於社會急劇大變動的時代。我呼籲,讓我們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的成功,將承繼先賢,澤被後世。這樣,我們的子孫,就能生活在一直更加和平、安定和繁榮的世界裡。”
“我堅信,這樣一個無限光明、無限美好的明天,必將到來!”
全場報以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李部長,你講得很精彩,聽得出來,你的文化素養也很高。可是,你真的以為,貴國的那些傳統文化,真的能得到外國人的認同和喜愛嗎?”一個高高瘦瘦的男生,在掌聲回落之後,馬上站起來提問。
李毅道:“我以為,優秀的東西,都是不分國界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音樂,美好的書畫藝術,都能引起所有愛美者的共鳴。在這裡,我想請一個朋友上臺,讓她為大家展示一段才藝,請大家看完之後,再來評價。”
說完,李毅朝臺下左邊角落邊招了招手。
舒雅事先得到了李毅的安排,抱著古箏就上臺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