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代是誰?何許人也?
韓鐵林是一點印象都無。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馮長健和張正華之流,已經借這個吳代,李代桃僵,逃之夭夭了。
李毅聽完韓鐵林的轉述後,苦笑一聲,感嘆馮、張金蟬脫殼之計使得圓滑純熟。
他也沒想靠這個事情,就能將他們怎麼樣。這一仗的主要目的,還是奪回減副工作的主動權,從馮、張二人退縮甚至找人頂罪來看,他們已經退步並害怕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李毅已經算是大勝。
回到綿州後,李毅主持召開了一次減副工作領導小組回議,嚴肅批評了之前減副工作存在的錯誤,不點名的批評了個別同志。
張正華一臉沉靜的表情,把李毅的譏諷之語,權當耳邊風。
在李毅講話之後,他面不改色的說道:“因為省委某個同志的工作疏忽,導致我市減副工作出現了巨大的失誤,在此,作為執行人的我,對不起小組諸位同仁的信賴,更對不起綿州市眾多幹部同志,我檢討,我道歉。”
言畢,張正華起身,微微彎腰,鞠躬致歉。
李毅微微冷笑,從個人品格和為官操守上來說,他是極為瞧不起張正華的人,但從做官做人做事的圓滑和老到上,卻又不得不佩服此人。
不記得聽誰說過,要想在官場中混得好,須得一張厚臉皮,還須一副鐵心腸。
無疑。張正華同志,全都俱備了。
李毅輕咳一聲,說道:“責任,咱們是要追究。但更重要的是,咱們要先把本市的減副工作拉回到正常軌道上來。”
張正華笑道:“李毅同志所言極是。我初來乍到的,本想替李組長分憂,結果弄巧成拙,險些釀成大禍,還好李毅同志回來得及時,阻止了這場官場浩劫。透過此事,我深刻的認識到,在綿州市減副工作上,咱們李組長。最有發言權。今後。咱們就聽李組長的話,他說怎麼減副,咱們就怎麼減。他說怎麼裁人,咱們就怎麼裁!”
李毅看了他一眼,說道:“個人的智慧和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咱們成立這個小組,目的就在於集思廣益,利用大家的辛勞和智慧,把工作做好。經過這幾次風波曲折,淘盡黃沙始見金,事實證明。咱們之前辛苦稽核定稿的減副名單,是最符合我市人事改革實際的,因此,我意以為,宜速做計劃,把減副名單執行下去!在這裡,我分配一下各自的工作……”
這次,張正華沒再提任何反對意見。
轟轟烈烈的綿州公務員人事改革,就此掀開大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治理國家和地方的利器,就是官吏。
不論是法治,還是人治,始終都是人在做事。
國家和人民的富強,就在於官吏的素質,什麼樣的幹部,幹出什麼樣的事!
再好的國策和惠民政策,也必須有得力之官吏去執行。
李毅的滿腔抱負,要想在綿州之地大展雄圖,就必須一個聽話又得力的班底。
這也是李毅使盡渾身解數,一定要把減副工作進行到底的原因。
馮長健和張正華這麼一鬧騰,對李毅也不無幫助。
最起碼,綿州市的大小幹部,不管他們心裡願不願意,也都接受了減副這個事實。
因為從省委到市委,上下都在唱這個調調,省市兩地的主要領導,也都在為這個工作努力!
減副,只是遲早之事。
最重要的問題還在於減誰。
這段時間,綿州幹部就沒有消停過,被減副工作攪得心慌意亂,一方面無心工作,四處託人求情,一方面,又想要把本職工作做好,不被上級減掉。
更有一等人,像無頭蒼蠅般亂竄,東跑西跳,求神問卜,想要保住鐵飯碗。
更多的人,則明白得很,自己的命運,一半是在自己手中,另一半,則要看上面的風向。
是東風壓倒了西風,還是西風壓倒了東風?
你是跟哪陣風的,基本上就能確定你的去留了。
馮長健雷厲風行的實施減副,一部分人歡欣鼓舞,一部分人垂頭喪氣。
事情忽然一轉,李毅回市後,一招離間計,就把馮、張同盟瓦解,令他們的堡壘不攻自破,成而逆轉局面。
所有的幹部都能感覺到,這一次是來真的了!
自副市長以下,所有的行政和事業編制,都進行縮減!
綿州市,原來有八個副市長,按照切一半的規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