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律師說話簡潔明瞭,李毅很快就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跟其它很多內地省市一樣,綿州也有很多市民百姓在嶺南等沿海發達城市務工。
外出務工的,多以農民工為主,而農民外出找工作,也是有小集體的。往往是幾個人先出去找到了賺錢的工作,然後呼朋引伴,招親喚友,一家一族甚至一村一鄉之人,大都形成一個小圈子,在某個工廠工作。
女律師所說的情況,就是綿州市下屬某村。一個村子裡,有三十六個人在嶺南省的一家企業工作。先是村裡的幾個年輕人去了嶺南,找到了工作,後來就把村裡相熟的人也帶了去。
這是一家生產石棉紡織產品的加工企業,車間環境不好,工作強度也大,但開出來的工資,比一般的電子廠要高,年輕的小妹子,都圖輕快,自然不想去這種廠子裡工作,而深山裡走出來的男人們,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覺得這廠子裡工資高,就進去了。
工作雖然辛苦,但好在工資還算可觀,而且都能按時發放,過年過節,還有一點小福利,這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兄弟來說,還是挺有奔頭的。
剛開始幾年,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憧憬著賺夠了錢,就回家去蓋新房子。
最早出來工作的幾個人,賺了點錢,打算回家砌新屋時,忽然感覺身體不舒服,老是咳嗽,胸口又痛。起身他們也不在意,以為是受了風寒,感冒了,鄉下人沒那麼金貴,吃一片廉價的感冒藥,矇頭睡上一覺也就好了,根本就沒想過要去醫院檢查。
隨後。咳嗽加重,老不斷根,呼吸也變得困難,走幾步就喘,重體力活根本就做不了。
從來不知道醫院門從哪邊開的農民工。儘管身體病情加重。卻還是沒往心裡去,想著反正是要回家蓋房子了,就提前回家來。一邊在家裡休養,一邊籌備蓋房子的事情。
然而,身體狀況急劇惡化,房子還沒有蓋好,人就死去了。
這幾個村民的死,並沒有引起村民們的重視,以為人各有命,他們先走,是他們的命不好。剩下來的村民。仍舊在那家石棉加工廠工作。
不久,又有幾個上了年紀的中年男人,開始出現咳嗽和胸痛的症狀,他們也是回老家休養,但越養越重。有一家的兒女,便出錢。讓父親上醫院檢查身體。
醫院診斷完畢,告訴他得的是塵肺病,而且已經是三期了。
農民工兄弟還是頭一次聽說世上有塵肺病這種病症,在醫生的解說下,才知道這病的嚴重性。
醫生又告訴他們。這種病,大都是職業病,可以去找廠家,要求治療和賠償。
村裡一同出去的幾十個人,聽到這個訊息後,開始恐慌,都去醫院檢查了身體,發現不同程度的患者了塵肺病,最輕的也是一期,二期的居多,三期還有好幾個。
李毅聽到這裡,便輕輕嘆息了一聲。
女律師說:“可惜的是,他們雖然在石棉加工廠工作了好幾年,卻連一紙合同都沒有,只不過是一個口頭協議罷了。想去找廠家賠償,談何容易?我也是偶然間聽到了這個訊息,覺得這些農民工太可憐了,所以仗義相助。官司打了幾個月,一直談不下來,農民工們有的在嶺南,有的熬不住,回了家鄉。我這次來西川,就是去這些農民工的家鄉,收集更多的證據。”
李毅道:“你是個好律師。”
“不管有多難,我都會堅持打下去。”女律師說:“您是不是也覺得我是個傻子?我的同事都說我白學那麼多年的法律了,太傻太天真。明知不可為又沒油水撈的案子,還守著不放。”
李毅道:“不。我很欣賞你。我要代表這幾十個綿州百姓,感謝你。”
女律師道:“只可惜,真的很難打贏這場官司,我現在能做的,只是儘儘自己的心力。”
李毅沉吟道:“雖說沒有勞動合同,但這些農民工,在他們石棉加工廠工作了那麼多年,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應該算是一種事實勞動關係。”
女律師疑惑的反問道:“事實勞動關係?”
李毅道:“事實勞動關係,是指無書面合同或無有效書面合同形成的勞動僱傭關係以及口頭協議達成的勞動僱傭關係。事實勞動關係的確認,不依賴書面合同的存在而存在,擴大了勞動保護範圍,對不簽訂勞動合同的僱主有了更大約束。你是堂堂的大律師,怎麼連這個都不清楚嗎?”
女律師道:“李市長,我國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勞動法》只認可了書面形式的勞動合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