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一百斤谷,打多少米?(2 / 2)

小說:官路彎彎 作者:拾寒階

不是郭小玲的追求者?好傢伙,都上門做客了,難不成,真要成為郭家的東床驕婿不成?

“張豐先生,幸會。”李毅略微點頭致意。

張豐笑了笑,覷定李毅,問:“你家裡有幾畝田地啊?我從來沒去過農村,也不知道農村人家田土多少,很是奇怪,要多少田,才夠種出你們一家人吃一年的糧食呢?”

李毅道:“現在科技發達,尤其是出了袁隆平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畝產千斤不是夢,兩畝地,就能產出兩千多斤的穀子。張先生,你是博士生,那你可否知道,一百斤穀子,能夠打出多少斤米嗎?”

張豐抽抽嘴角,憋了半天才說:“不知道。”

梁萍見他受窘,便笑道:“便說他一個洋博士了,便是我們,也不知道呢!我們從來只知道買米,卻沒打過穀子。”

李毅笑道:“好歹張先生還知道米是從穀子裡打出來的吧?我聽說,有一干所謂的洋學生,居然連米從哪裡來的都不知道,有的說是超市裡來的,有的說是爸爸買回來的。這些人肚子裡墨水裝得太多,已經裝不下一粒糧食了吧?”

郭小玲正好泡了茶端過來,聞言撲哧笑道:“李毅,你這張嘴,就再不肯輕饒人的!那你知道一百斤穀子,能打出多少糧食嗎?”

“我當然知道,一百斤穀子,能打出七十六斤左右的糧食。”李毅淡淡的回答:“一千斤,就有七百六十斤大米,兩畝地,就能打出一千五百斤左右的大米,一年只有三百六十天,平均下來,每天能有四斤多的大米吃,不夠是一家五口,還是一家七口,應該都是夠吃的了。雖然如此,但有些偏遠山區,地貧土瘠,畝產量遠遠達不到標準,因此才掙扎在溫飽線下。”

郭小玲道:“李毅,你知道得這麼清楚啊!”

李毅道:“當然,我小時候,還挑過穀子去碾米呢!”

張豐道:“一百斤穀子,才打出七十幾斤米,那豈不是太浪費了?還有二十幾斤廢物呢!所以我常說,這世界真是再公平不過的,有用的東西旁邊,總有一些無用的廢物!”

說著,他就拿眼瞄李毅,尤其說到廢物兩個字時,咬得特別重。

郭小玲微微皺眉。

李毅卻道:“張先生,你剛才所說的廢物,是指糠嗎?”

張豐道:“那穀皮,是叫糠嗎?那就是它了。”

李毅道:“嘿嘿,糠可不是什麼廢物,困難年月裡,人想吃糠都不得呢!糠也是一種最常用的家畜飼料!東西,要看在什麼人手裡,如果在廢物手裡,寶物也成了廢物,如果是個聰明人,廢物也能被利用起來,變廢為寶。糠,在你而言是廢物,對農人來講,卻是一寶。”

“咯咯!”郭小玲笑了起來。

張豐愣了愣,才反應過來,指著李毅道:“你拐著彎兒,罵我是廢物?”

李毅道:“這可是你自己承認的。我可從來沒說過這種話。”

郭小玲再也忍不住,笑得彎下腰去。

她早就料到,只要李毅一來,必定能制服這隻“海龜”。

張豐霍然起身,憤怒的道:“你這是在汙辱知識人!”

“知識?說得好,那你知道,什麼叫知識嗎?你知道知識這個詞的定義嗎?”李毅還是心平氣和的問。

“呃?”張豐再次窘住,因為他真的不知道知識這字詞定義是什麼,他只能依靠自己的知識來理解並做出解釋:“知識就是知識,是人類社會一切文化和資訊的統稱!”

李毅道:“知識的概念是哲學認識論領域最為重要的一個概念。一個經典的定義來自於柏拉圖: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它一定是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而且被人們相信的。”

頓了頓,李毅不等他開口,便繼續道:“一百斤穀子,能打七十六斤米,這是被無數人驗證過的,糠能餵豬,這也肯定是正確的,而且都是被人們普遍接受和相信的。這就是知識。”

郭小玲道:“對,而且這是人類社會生存下來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偉大的知識之一!”

李毅道:“你每天吃飯,卻對碗裡的飯從哪裡來的都弄不清楚,你還有什麼資格說,你是一個知識人?一粒沙裡見世界,一朵花裡見天國。手掌裡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一粒米中的知識,就足夠我們去學習了。誰真正能學懂一粒谷的知識,那他就能做出和袁隆平院士同樣偉大的事業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