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部分(3 / 4)

境運輸問題又作了一次讓步(但這一讓步至少在理論上講並不只限於對一個交戰國而言),規定了如下安排:允許“信使機”飛越瑞典國境,並在瑞典領土上著陸。不過這些飛機必須在固定的航線上航行,並在確定的機場上降落;而且作為這次讓步的一項條件,這些飛機應卸除武器,機組人員應為民間乘務員,也不得攜帶武器並應持有民用通行證。但是德國人並不總是嚴格遵守這些規定,他們比盟國在更大的範圍內利用了這種許可,而整個這種安排都是由於德國人施加壓力的結果;然而盟國(特別是英國,但也有美國)的飛機也在英國和瑞典之間的高空中經常往返。還有一點不應該忘記的是,按照瑞典和英國之間關於由打破封鎖的英國快速汽船組成的所謂“呂塞基爾”運輸規定,許多貨物包括瑞典的滾珠軸承和其他貴重戰爭物資在內都曾運往盟國。此外,還有一千八百四十九名適役年齡的挪威人在通知了瑞典政府並得到其同意的情況下被從瑞典送往英國,而且他們也知道,降落在瑞典的盟國飛機的人員通常是被遣送回國的。

隨著盟國的形勢有所好轉,瑞典政府乃認真地考慮結束過境運輸的問題,到1943年,這就僅僅是個決定它應於何時停止的問題了。儘管德國局勢每況愈下使得作出這種決定對於瑞典來說已沒有多大危險性,但政府還是在1943年7月徵召了額外計程車兵。以對付德國人可能進行的報復。7月24日,德國預先得到通知:過境運輸必須“在幾個星期內”停止;8月5日,正式宣告停止。瑞典給德國的照會正文雖未予公佈,但挪威駐斯德哥爾摩公使布林則已獲悉此事。不過,在過境運輸停止以後,普通貨物及旅客還是准許繼續通行。8月6日,瑞典報紙公佈了挪威政府發表的一項公告,聲稱:由於停止了德國休假士兵的假道通行,瑞典已排除了“在我們兩國之間友好關係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同時,瑞典也逐漸削減了對德國的出口,並對盟國作出了一些有利於它們的讓步。

第六節 瑞典在第二次蘇芬戰爭中的政策

儘管瑞典對於恩格爾布雷希特師的讓步間接地有利於作為德國盟邦的芬蘭,但總的說來,瑞典政府對芬蘭在其第二次對蘇作戰中的態度已有了顯著的改變。1941年7月2日,瑞典“促進國防委員會”決定:不再象在第一次蘇芬戰爭時那樣成立一個援助芬蘭的志願軍組織,但對於自願加入芬蘭軍隊的個人則不加以任何限制。這一次(根據推理),芬蘭由於成為德國的一個盟友,在參與這場全面戰爭,因而不能指望瑞典採取象它以前在對蘇孤軍作戰時所曾採取過的同樣態度。1941年夏季發生了兩起嚴重破壞案件(這兩起案件的起因雖然從未得到圓滿的解釋,但都被懷疑是共產黨人所策動的),它們似乎證明了就連瑞典這種已經有所改變的態度也引起了社會某些方面的極度不滿。7月,當一列有五節車廂載有瑞典炸藥的瑞典貨運火車在克呂爾博爆炸時,光是國家鐵路的損失就達約五百萬克朗。9月17日,瑞典海軍又遭到了一場災難:停泊在斯德哥爾摩附近一個港口的三艘驅逐艦忽然被炸燬,船隻沉沒,傷亡嚴重。但在人道主義方面,無論瑞典政府和人民都仍繼續向芬蘭人民提供最慷慨的援助。在第二次蘇芬戰爭時期所採取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便是為四萬五千名芬蘭兒童籌辦了收容所,以拯救這些孩子免受戰爭的苦難,並保證他們能在正常和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1944年9月,蘇芬停戰協定簽訂了,於是芬蘭便從蘇德戰爭中退出。繼之,瑞典和芬蘭締結了一個貿易協議,按照這一協議,瑞典向芬蘭除了提供鋼鐵、紡織品、化學制品、若干工業產品、煤和焦炭之外,還提供了主要食品。瑞典政府還給了芬蘭一項一億五千萬克朗的建設貸款,以便芬蘭能夠用以償付這些貨價。

第七節 瑞典在德國佔領挪威、丹麥時期的政策

(一)瑞典對挪威的援助

在挪威被德國人佔領期間,瑞典在減輕挪威人民的疾苦方面所能做的事情實在少得可憐。瑞典的政策不得不在以下兩個方面之間維持平衡:一方面,透過強烈的抗議,努力防止或減輕納粹黨的某些過分慘無人道的暴行;另一方面,極其小心謹慎,避免做出任何事情,它們可能會促使德國人阻止在挪威的挪威公民和在德國集中營的挪威犯人得到瑞典所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

倫敦對瑞典的這種左右為難的處境是完全理解的,這一點在1942年10月英國首相同後來出任瑞典駐英國大使的埃裡克·博赫曼所舉行的會談中順帶地得到了證實(當時博赫曼被派駐英國任職是為了設法獲取一些瑞典國防所迫切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