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部分(3 / 4)

尤其是英國——在挪威北部獲得政治勢力。

人們曾提出過許多理論來解釋希特勒為什麼並不想佔領瑞典,有一種假設看來似乎頗為合理,即希特勒認為這樣做既不可取,也無必要。若這樣做的話,瑞典將會拼命進行自衛,從而間接加強挪威的抵抗;寶貴的鐵砂供應也將因此中斷;而且,佔領了挪威和丹麥便切斷了盟國對瑞典的援助,這也就使瑞典無論如何在實際上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但德國的這一決定無疑也受到了莫洛托夫於4月9日向德國駐莫斯科大使提出的下述警告的影響,即保持瑞典中立符合俄國人的利益的。4月12日,當盟國向瑞典保證一旦德國襲擊瑞典即予以支援時,瑞典答覆說,對於任何試圖侵入瑞典領土的企圖,它都準備進行武裝抗擊。同日,首相在向全國廣播時強調說:“允許交戰國之一利用瑞典的領土來達到它的目的,是和嚴守中立的原則不相符的。幸而沒有一個國家向我們提出這樣的要求,倘若有人提出這種要求,就只能遭到駁斥。”其實,瑞典已得到英國政府的保證:英國軍隊不會違反瑞典政府的意願越過瑞典國境。

就在同一天,瑞典不得不斷然作出一項重大決定。科特從利萊博海關打來電話,詢問可否准許哈康國王在瑞典逗留;如果准許的話,是否允許他隨時任意離開,也就是說他們是否要將他拘留,瑞典在第一次回答中答覆說,哈康國王及其隨行人員“當然”可以進入瑞典境內,但瑞典不能就有關拘留的問題作任何諾言。兩小時後的第二次回答中對國王及其一行表示歡迎,但又指出:按國際法規定,國王在待在外國境內期間,將不得行使他的皇室權力,瑞典政府也不能“事先”就他離開瑞典的問題作出承諾。哈康國王一收到第一次回答便越境進入了瑞典,但在半小時後又返回挪威國土。當天,科特和其他兩名政府官員也越過了國境,並於14日同其中一名官員回到挪威。這裡順便提一下,挪威的一份白皮書寫道:瑞典駐奧斯陸公使館秘書道格拉斯伯爵為了幫助挪威政府,在其上司弗裡黑爾·約翰·貝克…弗里斯暫時不在奧斯陸的一段時間裡曾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並且儘可能同瑞典政府保持接觸,甚至還跟隨國王到哈馬爾去。貝克…弗里斯不久也留在奧斯陸,並在那裡按同樣的精神行事,拒不接納吉斯林的官員,直至大約7月中旬,德國人宣佈他們再也不能容忍瑞典的外交代表駐在挪威,他才不得不離開奧斯陸。但是,瑞典公使從未正式撤退。哈康國王離開挪威以後,在他那個王朝的命運吉凶未卜的時候,古斯塔夫國王於1940年6月16日透過瑞典駐柏林公使告知希特勒:任何旨在廢黜挪威王朝的步驟必將引起瑞典最廣泛各界人士的嚴重反感。他勸告希特勒要以最大的寬厚態度去對待哈康國王和挪威人民。他的電報迄未得到任何迴音,但我們現在知道,這份電報當時曾惹得希特勒暴跳如雷。7月24日,古斯塔夫國王也警告哈康國王:在瑞典尋求避難的挪威女王儲及她的子女們所擬議的美國之行可能會危及挪威王朝的前途;但哈康國王在7月27日卻答覆說,他仍希望他們得以成行。在挪威戰役接近尾聲時,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之間討論了納爾維克地區中立化的問題,建議這一地區應由瑞典軍隊來佔領,希望挪威藉此可以繼續保持對它最北部地區的控制。瑞典是非常樂意贊同這一計劃以證明他們對挪威的同情,但是當盟國在挪威的局勢日趨不利時,德國人對這建議就不感興趣了;6月7日,挪威政府通知瑞典政府,這一計劃已不得不予以放棄。

第五節 德國過境運輸問題

應戈林透過比爾格·達勒魯斯所發出的邀請,一個瑞典代表團於4月14日前往柏林。代表團由塔姆海軍上將率領,成員除了達勒魯斯本人外,包括外交部商務司司長貢納爾·黑格勒夫、情報部大臣特恩堡教授。4月15日和16日,他們會見了戈林,塔姆海軍上將於16日拜會了希特勒,此後,古斯塔夫國王和希特勒互致函件,確認了瑞典的中立。代表團拒絕了向他們提出的各種請求,霍格勒夫在這方面顯得尤為堅持。4月22日,瑞典外交部正式宣佈:德國人提出的假道瑞典把軍用交通工具運往別處的任何要求將不會得到同意。當戰鬥仍在挪威進行著的時候,瑞典不顧德國人屢次企圖對它進行威脅,拒絕了一切類似的要求。並且,由於德國飛機侵犯了它的主權,瑞典不但隨即向柏林提出了強烈抗議,而且還在這段時間內迫使三十九架德機降落境內。瑞典的國防進一步得到了加強,至5月為止已有將近四十萬人武裝起來;他們士氣旺盛,但裝備不良。當德國人發覺瑞典堅決不准他們軍隊和軍用物品過境時,德國人便改變了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