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帝國和衣索比亞的復國
1940年6月義大利參戰的時候,從紙面上看,它在中東和東非擁有的兵力,同英國相比,佔有壓倒的優勢。在利比亞的意軍有二十一萬五千多人,在意屬東非,意軍也在二十萬人以上。韋維爾將軍失去了法國駐近東國家軍隊的支援之後,從分散各處的管轄地區,那時也包括東非在內,所能張羅來同意軍抗衡的約有八萬五千人。誠然,義大利的軍隊中,非洲土著部隊佔了很大的比例,他們徵募的衣索比亞士兵是靠不住的,但是,話要說回來,他們有幾個厄利垂亞團為義大利人忠誠效勞的記錄可以追溯到五十年以上。意軍在其佔據的地方不能維持自己的給養,英國海軍的封鎖可以切斷他們賴以生存的運輸、汽油和輪胎的增援,這也是事實;但同樣真實的是,英國在中東的部隊不但數量上處於嚴重劣勢,而且武器裝備大大不足,空中力量又眾寡懸殊,以駐蘇丹的部隊為例,在1940年6月,除了兩門固定的海岸炮和一門供齋月慶典放禮炮用的老式榴彈炮外,別無任何坦克和大炮,而區區一點空軍又大多陳舊過時。義大利的參戰使英國部隊透過地中海進行增援變得異常危險,而義大利駐在厄利垂亞的海空部隊甚至使取道好望角和紅海這條遠端航線也變得很不牢靠,因此,另行勘察取道巴士拉…巴格達…海法的航線及取道蒙巴薩和尼羅河流域的航線,確實被認為有其必要。按照教本上所說的戰略來看,義大利從利比亞和東非發動堅決果斷和相互配合的進攻,可望對埃及形成一舉奏效的鉗形攻勢:“不列顛帝國大有可能被一個從納爾維克伸展到布拉瓦尤的敵方集團縱隊分割開來。”
義大利人果真以為戰爭已告結束。1940年7月7日,齊亞諾向希特勒遞交了墨索里尼重組中東的方案:
埃及和蘇丹:義大利將取代不列顛的政治、軍事和法定地位。撤銷蘇伊士運河公司,建立運河區特別政權。 敘利亞和黎巴嫩:承認獨立;義大利佔領戰略據點。 巴勒斯坦和外約旦:與義大利單獨結盟的條約;讓與石油公司股權'原文如此'。 亞丁,丕林島,索科特拉島:軍事佔領。 英屬索馬利亞蘭和吉布提:割讓給義大利。
不過,義大利的負責人士對於同不列顛進行一場殖民戰爭的前景則是疑慮重重。根據記錄,齊亞諾在1939年8月12日與希特勒會晤時曾經說:
阿比西尼亞雖已大部平定,但與英國領地接壤的邊界沿線某些地區則不然,英國使用金錢和宣傳在這些地區的居民中製造了種種麻煩,因此這種平定只不過是表面現象。在一場全面的衝突中,只需幾架英國飛機在阿比西尼亞撒下傳單,揚言全世界已經起來反對義大利,皇帝就要回國,那就足以重新煽起阿比西尼亞人的叛亂。況且,一旦發生衝突,阿比西尼亞就將完全同祖國割斷,在阿比西尼亞的二十萬義大利人的命執行將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只消幾年功夫,在阿比西尼亞就會有一支四、五十萬人的部隊,如果那時發生衝突,就有可能向蘇丹、肯亞和法屬索馬利亞蘭進攻而取得成功。
東非黑衫黨總監在1940年4月的一份報告中顯露出同樣的憂慮;以後幾周的齊亞諾日記更是直言不諱:
巴多里奧……對利比亞的局勢感到關切。……必須速戰速決。最多不能超過兩三個月……因為我們的給養極為有限,令人擔心。……巴爾波'利比亞總督'……認為戰事無法速決,也不會輕鬆,他手下的部隊只夠應付短期的衝突。……在阿爾卑斯山戰線的進攻證明我軍完全缺乏準備,進攻性武器一無所有,高階軍官毫無能力。……如果利比亞和衣索比亞的戰事也照此辦理,前途凶多吉少,不卜可知。
處身在獨裁者的手下,戰場上的失利足以招致嚴重的個人後果,致使意軍將領小心翼翼,不敢造次。英國人行使詭計,搞了些叫他們上當的假情報,把英方的實力誇大了一倍有餘,他們對於這些情報,也就容易信以為真。因此他們在開始發動進攻時,極為審慎。據齊亞諾日記所載,格拉齊亞尼藉口埃及正值盛夏酷暑,希望等到來年開春才向埃及進攻,他還口出怨言,說:“給水不足。我們是在走向失敗,而在沙漠之中,這種失敗必然會迅即招致全軍覆沒。”他屬下的司令官全部反對發動攻勢,說:“如此不顧司令官的反對而採取的軍事行動,實為前所未見。”
不過,到了9月,格拉齊亞尼還是越過了埃及邊界,由於英軍一路後撤,他得以跟蹤推進五十英里,在抵達西迪巴臘尼後停止前進。東非意軍已在7月間佔領了蘇丹的卡薩拉、加拉巴特、庫爾木克等處邊境哨所以及肯亞的莫亞累邊境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