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部分(3 / 4)

見,仍應隸屬於其原建制單位並受其原來的長官帶領,不得與自由法國有個人接觸,那時英國談判代表感到自由法國已經無可爭辯,賈德魯也終於作了讓步。

賈德魯說他毫不知悉戴高樂向英國政府提出的有關停戰談判的條件。停戰協定的最後文字,戴高樂不是在開羅收到的,要是在開羅的話,他倒可以找到兩個意見一致的人,就是英國國務大臣(奧利弗·利特爾頓)和斯皮爾斯,他們都是不肯讓維希軍隊隔離的,那時他又已返回布拉柴維爾(這是當時他已收復的主要的法國領土的首府)去慶祝7月14日。他的火氣是一觸即發的,當他獲悉他竟沒有機會從維希軍隊中收編數目可觀的人員,而停戰協定中對於自由法國收回維希方面繳出的重武器和在近東國家募集的大約一萬五千人的特種部隊,也未作任何規定,不禁勃然大怒。因此他飛回開羅,“決心毫不遲疑地採取行動”。7月21日,他交給利特爾頓一份宣告,其中說:

在帝國防務委員會主持下由法軍和英軍協同進行的戰役結束時締結的這一協定和補充議定書'規定維希部隊在維希和自由法國之間作出選擇前的地位',是同法蘭西的軍事和政治利益不相容的。……

自由法國'也就是法國'認為它自己對於上述協定和補充議定書不承擔任何責任,因此保留行動的自由。

……戴高樂將軍和帝國防務委員會自1941年7月24日中午起,接收對近東國家的法國軍隊的完整的和全面的處理權。

第二天,利特爾頓警告戴高樂說,如果他堅持要照著這個最後通牒辦理,那就等於是自由法國同英國的徹底決裂,撤銷英國的一切援助;當天晚些時候,戴高樂的極端態度有所和緩,他給利特爾頓的信中解釋說:

這一安排的動機,我已經對你解釋過,當然並不意味著我們正在取消同中東地區的英軍司令部及其部隊的合作。相反,我準備同你研究這種合作的種種細節,我認為這種合作是必要的,而且必須建立在我們兩國意見一致的基礎上,我們是在反對共同敵人的戰爭中的盟國。

因此,自由法國和英國的代表德拉米納和斯皮爾斯於7月24日達成一項“解釋性協議”。利特爾頓寫信給戴高樂說:它“在涉及英國當局和自由法國當局雙方的一切問題上,都可以替代或取消任何其他的解釋”。在重武器和特種部隊問題上,協議滿足了自由法國的要求,並規定:

停戰協定第八條規定,各個人員願歸順盟國或被遣返回國,應由其本人自由選擇。這種自由選擇的意義只能是,自由法國當局得向有關人員完整地和自由地說明其觀點,程度與維希當局透過其在場的軍官和軍士同他們計程車兵所作說明一樣。

在這一點上,可能已經作出而可能同停戰協定相牴觸的任何安排,絕不能違反停戰協定所確定的原則。

第二天,7月25日,利特爾頓和戴高樂簽署了一項範圍更加廣泛的“英國和自由法國當局在中東的合作協定”,賈德魯是第一個公佈協定全文的人。協定規定如下:

中東構成一個單一的戰場。盟國在這一戰場的進攻和防守行動必須協調起來……(第一條)。

任何需要聯合使用英法部隊的作戰計劃,或直接影響近東各國領土的作戰計劃,必須由英國司令部和法國司令部共同擬訂。鑑於目前中東的英國部隊的實力大大超過法國部隊,因此應由中東戰場的英國司令部擬訂作戰計劃,並確定法國部隊在聯合作戰中應擔負的任務。英國司令部……將根據戴高樂將軍的授權決定此項任務,當中東總司令調派某部隊進行與近東各國領土有關的戰鬥,或必須使用法國部隊作戰時,上述授權同樣適用於該總司令屬下的英軍司令部的任何部隊。同時,如果法國司令部認為所擬訂的計劃或派給法國部隊的任務同它對近東各國所擔負的特殊責任有矛盾時,它將向戴高樂將軍提出報告。然後這一問題應由英國政府與戴高樂將軍取得一致意見作出決定(第二條)。

在同一戰區作戰的英法部隊的指揮權,在正常情況下由一名英國軍官或一名法國軍官行使,根據該戰區英國部隊和法國部隊的實力以何方居於優勢而定……(第三條)。

不論英國部隊和法國部隊的比例和任務如何,領土管制權(對公用事業、社會治安、憲兵、警察、地方資源開發等的軍事管制或監督)屬於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法國當局。可能要在敘利亞和黎巴嫩領土上作戰的英國部隊……可以自行確保其戰術上的安全,並利用他們所必需的一切資源。對此,領土管制當局應該給於一切可能的援助……(第四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