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也夫專門負責。他和一切部門的優秀首腦一樣,把他主管部門的事務——即共產國際——凌駕於一切其他考慮之上。他寄最大希望於德國,其時德國仍處於戰敗帶來的第一陣衝擊的苦海中,顯得蘊藏著許多在卡爾·馬克思看來是一場成功的無產階級革命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大體說來,這就是列寧假使不在1924年去世就得由他解決的局面。斯大林出於他自己最清楚的理由,竭力解決了這個問題,可這麼一來贏得的卻並不是老布林什維克們給他以應得的感激,而是敵視。斯大林根據他的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首先建成的說法,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宣稱他的認識是,在未來的一個無限時期內,俄國所需要的是又一個伊凡雷帝,又——個彼得大帝。即使在蘇聯,要建成能使人信服的自命的社會主義,也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於是新經濟政策仍在執行,要到1928年公佈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前夕才廢除。與此同時,無論從意識形態或實踐觀點出發,當務之急是產生一個無產階級。

那個為馬克思主義革命所不可缺少的伴噹噹時在俄國尚不存在,因此就無法“專政”。加之,沒有它,俄國就實現不了工業化,也就不能同一個工業化的現代國家進行不可避免的戰爭。為了產生這樣一個具有雙重目的的無產階級,就得使數以百萬計的不識字的農民離開土地,教他們識字並使用機器。為了養活這一批人,其餘的農民就得生產出按人口平均計算更多的食物。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用現代耕作法來取代古老的帶狀耕作。這意味著機械化和集體化。而這又意味著事實上要向農民宣戰——也就是說,向那些多少革命志士為之受苦捐軀的俄國被壓迫民眾宣戰。究竟有多少布林什維克領導人預見到有此必要,是無法知道的。只能肯定地說,列寧預見到的是一個大概的輪廓;面對這個問題的斯大林,對此看得比較詳細一些。斯大林這時主要關心的是要把比較年輕的人集結在他的周圍。這些年輕人能夠按照斯大林的看法來看待這個問題以及其他問題,並準備按照他的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在開除了李可夫和布哈林這兩個懷有人道主義心腸的人以後,那時當政的政府於1931年便同人民對立了,讓新任命的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作為他們的公眾代言人,也就是當一種潛在的人質或替罪羊。此後八年,人們看到的是一場殘酷無情的鬥爭,為的是要把農民變成技工,並在嶄新的重工業基礎上建立一支龐大的裝備精良的軍隊。為此,幾乎犧牲了一切。

在新經濟政策時期,利潤動機這幽靈被允許再度在蘇聯的街頭躑躅,但在列寧逝世後不久又不存在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始於1928年,其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和革命破壞了的國民經濟,並沿著不斷提高工業化程度的路線進行重建工作”。

農業集體化開始於1929年。到了1930年春天,俄國的歐洲部分已有百分之五十的耕地合併為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體制。

第二個五年計劃制訂於1932年,並規定了1933…1937年期間的定額。這一時期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工業化發展也很迅速,其中特別注重軍備工業的發展。“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出要把國民消費水平提高一倍。”

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於1938年,旨在調整新經濟的各種力量使之為社會服務。這些新經濟力量是:新的集體化農業和擁有改善了的運輸設施(公路、鐵路、運河)的新工業組織以及遍佈全國、特別是遠離邊境危險地區的新工廠。用莫洛托夫在1939年提出第三個五年計劃時所作的報告的話來說,第三個五年計劃是“提高國民經濟、文化和大眾福利的宏偉計劃”。

同前兩個計劃一樣,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口號是“趕和超”(即趕超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成就)。俄國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按人口計算的產量對比

產品單位蘇聯 美國 德國 英國

電力千瓦2151;1607 35 608

生鐵公斤 862 922 34 183

鋼公斤 105 397 201 279

煤公斤 7573;4293;3135;165

水泥公斤 321 561 73 154

棉布平方米16 58 …… 60

鞋類雙 12。 61。 12。 2

但五年計劃的具體效果要比當時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願意承認的規模大得多。

人們將會看到,雖然到1937年目標尚未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