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來解決德波爭端,英國政府則認為這是全部問題的關鍵。無論德國“給予英國什麼樣的好處”,英國都不可能放棄對波蘭承擔的義務。在它看來,合理的解決辦法必須是有一項協定來保障波蘭的根本利益,並由國際給予保證。它認為,下一步應是“在上述原則的基礎上”開始德波直接磋商。它已經得到明確的保證,表示波蘭政府準備參加這種磋商。英國政府希望德國也有同樣的願望。
在清楚地表明它的立場的同時,英國政府希望,總理不要因為它認真看待它對波蘭的承諾,就認為它並不急於想幫助促成一項“可以被德波雙方都接受”的解決辦法。這一點它認為是很重要的,不僅僅為了當前的直接利益,從長遠觀點看,也是有利於促進總理所關懷的英德關係的。現在假如能避免訴諸武力,就可能對總理談到過的今後的限制軍備運動產生實際的和有益的結果——對此英國政府給予關切的注意。反之,戰爭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
亨德森已經把他同總理的會晤記載下來,他說,他運用了一切可能用上的理由來勸說希待勒選擇合乎情理的、和平的道路,不斷地強調指出,選擇對波蘭的戰爭還是與英國的友誼,現在完全取決於希特勒。在會談最後結束時總理告訴亨德森說,他必須仔細地研究一下英國的照會,等第二天再給他一份書面答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會談中,德國對波蘭提出的要求已經“逐步升級”了。希待勒“在提到今年3月裡他曾提出過的寬大建議時說,那不能再重提了,並聲稱除非歸還但澤和整個走廊地區,否則就不能使他滿意,另外還必須調整西里西亞地區”,雖然在書面答覆中並未出現這最後一段話。這種條件的加碼是有意用來確保它們不會被波蘭人所接受。
29日星期二,當英國大使在柏林等待希特勒的答覆時,議會在倫敦也再召集會議,在短短五十分鐘的會議時間內聽取了首相關於最近四天事態發展的報告。他說他不能詳細介紹政府和德國總理之間交涉往來的細節,過早地公佈有關政策的宣告,可能會危害和平;但是他扼要地敘述了希特勒建議的要點和英國政府在覆函中採取的態度。它現在正等待希特勒作進一步的宣告。在反對黨表示贊成政府的行動以後,議會再次休會,到9月6日再行復會,但是仍作了準備隨時提前復會的保留。
8月29日晚7時15分,英國駐柏林大使再度被召往總理府去接受希特勒對英國政府28日的照會的答覆。亨德森現在發現希特勒正採取一種極其不妥協的態度,他的答覆並沒有表現出這位大使曾費盡心力勸總理接受的那種合乎情理的、和平的觀點,而就在前一天,他們會晤時的氣氛還是相當友好的(的確,戈林曾告訴達勒魯斯說,英國的答覆看來“非常令人滿意”,他甚至還暗示“和平有保障了”)。
希特勒的照會一開始就有傾向性地歷數導致目前危機的一系列事件,他把挑起這些事件的責任完全歸咎於波蘭;照會特別指出波蘭的虐待德意志少數民族和該國已達到的動員狀態。接下去就是毫無掩飾地提出了德國政府對波蘭的要求。這些要求,正如希特勒在前一天已經預先警告過亨德森的,就是修改凡爾賽條約中有關這些領土的那部分,“即但澤和走廊歸還德國,保護波蘭境內的德意志民族集團的安全生存”。
雖然德英兩國政府都同意波蘭問題必須迅速得到解決,但是德國政府不同意英國政府的看法,即問題仍然有可能透過直接談判來解決。德國政府已經試過這種和平的手段,但已被“斷然拒絕”了。不過,既然英國政府十分重視這樣兩點,即儘快地進行直接談判以及假如能夠獲得一個解決辦法的話,由國際保證來為之擔保,德國政府儘管懷疑其是否能成功,仍可以同意與波蘭直接進行談判(只是為了表明它對英國懷有友好的意願)。至於第二點,即對波蘭“領土的重新安排”提供保證的問題,它在“沒有與蘇聯取得聯絡”之前不能有任何表示。
最後,在明確宣告德國政府“從未企圖染指波蘭的根本利益或懷疑一個獨立的波蘭國家的存在”之後(而這是在德國的陸軍和空軍全力出擊前不到六十個小時時的宣告),照會用下列這一段話作了結束:
德國政府……同意接受英國政府提出的願進行斡旋以促使波蘭派一名全權特使前來柏林的建議。它期待這位特使於1939年8月30日星期三之前抵達。德國政府將立即草擬一項可以為自己所接受的解決辦法的建議,並將把這些建議,如果可能的話,在波蘭談判人員到達以前提交給英國政府。
英國大使當著希特勒和裡賓特洛甫的面平靜地讀著照會,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