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西方大國拒絕俄國的建議,不願召開一次國際會議來討論德國併吞奧地利對捷克斯洛伐克產生的影響。這位前美國駐莫斯科大使戴維斯(那時他在布魯塞爾)在其3月11日的日記中寫道,斯大林的演說意味著“明確警告英法政府說,蘇聯人對於‘不現實的’反對侵略者一事已感到厭倦。……這的確是我看到的最值得注意的危險訊號。”戴維斯在3月21日給參議員基·皮特曼的一封信中寫道:“希特勒正在破釜沉舟地力圖使斯大林疏遠法國和英國。除非英法醒悟過來,我擔心他將會成功的。”
第三章 莫洛托夫取代李維諾夫
斯大林在聯共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說後五天,德國軍隊拿下了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並進入了布拉格。在這種形勢下,蘇聯政府就捷克斯洛伐克被消滅掉一事提出了正式的抗議,也只是在這個範圍內算是同西方國家採取了一致的行動。它還參預了最初幾次外交方面的交換意見,這也就是英法兩國為了反對德國進一步的侵略行動而試圖組織一個安全體系的序幕。此事在前面的一章中已作了敘述,這裡只需要再提一下的是,俄國為響應西方第一次提出的新的外交方針,在3月18日建議召開一次國際會議,但遭到了英國的拒絕,這就不能不在俄國人的心中重新引起憤懣和懷疑(這原是1938年奧地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