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同樣的改變,從戰時的愛國主義,恢復到戰後年代中宣傳佈爾什維主義。
共產主義原則同俄國國家利益之間的不調和,並沒有越出俄國曆史中業已持續了多年的一種更為廣泛的緊張狀態的範圍。俄國對西歐國家的態度至少從伊凡大帝的時代起,就是吸引與排斥,模仿與拒絕,羨慕與厭惡的一種稀奇的大混合。斯大林政府並沒有避免這種由來已久的兩類互相沖突的情感。布林什維主義本身,至少就起源來講,原是一種西方的信條。美國的效率作為一種理想早已向蘇聯工人和企業管理人員推薦了,1936年的憲法大部分是仿照西方的典範而擬定的。另一方面,對西方的排斥則採取了新的形式: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以及一切邪惡都歸諸歐美社會,而始終堅持、有時甚至可笑地堅持蘇維埃制度的優越性。人們認為俄國人進行外交談判時的那種僵硬死板的作風,就是由於他們竭力壓制面對資本帝國主義以及較為開明的西方國家所感到的根深蒂固的不快的結果,這種看法似乎是有理由的。
俄國社會與西方社會差別之大,足以使某些觀察家相信,有兩種互相關聯而又各自分開的文明彼此對立著。無論如何,差距是如此之大,哪怕要取得諒解也是困難的。蘇聯警察和新聞檢查對俄國人與國外人之間的正常接觸所加上的人為的封鎖,再加上政府對重大政策問題的決定一貫的嚴格保密,使困難更加增大了。但是儘管結果勢必不盡確實。約略地展望一下珍珠港事件發生前後俄國的形勢,似乎仍然是適當的。
本世紀三十年代後期,俄國最東部的邊境曾經是日俄兩國軍隊不斷髮生邊境事件的地點,這些事件有時候幾乎達到了大規模戰鬥的地步。但到了1941年春季,日本的帝國野心已經轉向西南太平洋的島嶼及沿海地方,而俄國則日益關心德國人滲入巴爾幹半島。結果,兩國政府都準備達成協議。1941年4月13日簽訂的中立條約,正式建立了這種新關係。
儘管日俄利益的真正分歧繼續存在,但是1941年的中立條約,在1945年4月以前一直是兩國關係的正式基礎。利益的主要分歧有二:在中國,俄國繼續支援中國抗日;在歐洲,在那年年底之前俄國人正在同日本的敵人英國和美國聯合作戰。
在中國,俄國的政策,由於存在著一個強大而活躍的中國共產黨而更形複雜了。中國共產黨實際上在華北接近俄國邊境的一片變動不定的地區內行使著政府的控制權。國民黨政府與中國共產黨之間早已存在著猜疑,不時爆發成敵對的行動,但是俄國人卻渴望防止這種內訌干擾中國的抗日,因為如果日本鞏固了它對中國的控制,日本軍隊使可以抽調出去在西伯利亞採取冒險行動。因此,按照共產黨的全球政策,中國共產黨至少在名義上仍舊遵守著與國民黨結成的“統一戰線”。蘇聯承認蔣介石政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事實上還同國民黨政權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和通商協定。根據鼓勵中國抗日的政策,蘇聯在對德戰爭爆發以前運送了大量軍需品給蔣介石。1941年6月以後,俄國沒有多少或根本沒有多餘的軍需品可以供給中國了。關係冷淡下來,國民黨人與中國共產黨人之間重新發生了衝突。雖然如此,俄國人卻並未撤消對蔣介石的正式支援。
美國官方低估了日…俄中立條約的重要性,私底下把它解釋為斯大林面對著希特勒的威脅而想去鞏固他的東翼的一種努力。只要日本繼續同英美保持和平,這項條約便不會使蘇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發生特殊的問題。但珍珠港事件發生後,事情就變得相當為難了。俄國、英國和美國是否能夠在歐洲是盟國而在太平洋則是陌路人呢?再不然,俄國繼續對日保持中立,會不會導致美國人,也許甚至英國人停止交付軍需品或拒絕合作呢?另一方面,這個條約到底有沒有價值?日本人是否會無視這個條約,決定進攻西伯利亞以幫助德國人呢?或許,最為緊急的問題是:美國的兵力是否會從歐洲戰爭中轉移到遠東來打一場單獨的戰爭呢?
在這些問題的答案變得比較清楚之前,俄國人採取謹慎的步驟,並設法避免同美國人或日本人發生對抗,這原是應該的。俄國的報紙和官方宣告都充分反映出需要保持這種慎重的態度。日本人襲擊珍珠港和日本在太平洋地區勝利的訊息,最初都不加評論地予以發表。美國和日本政府的公報都獲得同等顯著的地位。
然而在一星期內,局勢就澄清了。德國和義大利都對美國宣戰(1941年12月11日),這使俄國人確信歐洲的戰爭不會與美國人無關,而且在日本作戰的規模顯露出來後,對西伯利亞的憂慮可以消除了。同時,美國的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