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3 / 4)

迫近敵人的最短的一條路,而海上運輸的路程越短,利用當時可供使用的船隻從美國運來的軍隊和物資供應就越多。艾森豪威爾和馬歇爾就是考慮到這些因素,才認為橫渡海峽的登陸是英美軍隊應該採用的正確戰略。在法國登陸可以減輕對俄國戰線的壓力,這是一項附帶考慮到的事,但並不是不重要的。這個最為穩妥的軍事計劃同時還能滿足斯大林要求援助的需要,這在美國製定軍事計劃的人員看來,似乎是一種巧合,不過斯大林的願望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1942年4月1日,美國的計劃制訂出來了,在制訂計劃的過程中,馬歇爾、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和總統都曾被徵詢過意見,因此他們對於迅速採取行動都有所準備。三方面當天就批准了艾森豪威爾的這個計劃。羅斯福立即決定派馬歇爾和霍普金斯到倫敦去,把這個計劃交給英國人。這一天是愚人節,結果這個計劃也成為愚人的計劃了。

在盟國看來,總的戰局前景在1942年4月初並不很光明。日本的擴張尚未停止。對緬甸的進攻正在全力進行,印度混亂不安,倫敦會談開始後的第二天,巴丹半島上美國和菲律賓的軍隊投降了。俄國前線則相當平靜,但各方面都認為這不過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德國人正忙於準備對紅軍發動第二次攻擊,也可能是最後一次攻擊。從大西洋傳來的訊息最最令人不安,德國潛艇在大西洋擊沉盟國船隻的速度超過了盟國來得及建造的速度。4月間的戰略考慮正是在這些失利的背景下進行的。

丘吉爾與英國三軍參謀長對美國軍事思想上的這種指導方針都非常清楚。英國政府透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對最近的趨向一直都很瞭解。丘吉爾還非常敏銳地意識到美國人可能仍然會決定把他們的主要注意力轉向太平洋。因此英國的軍事領袖們不得不步步留神。同美國人意見不合是困難的,而且確實也是危險的;所以意見一致是絕對必要的。

然而英國人絕不相信美國的計劃是穩妥的。他們對兩件事感到很擔心。第一是印度問題,在1942年4月看來,英國在印度的力量可能會徹底崩潰。展望帝國的這個損失是夠糟的了,日軍和德軍可能會在中東某個地點匯合起來的這種前景,那就更為嚴重。英國人的頭腦中卻正是被這種恐懼糾纏著。因此,他們在與美國人會談中經常強調日本的威脅,並堅持在對德國採取反擊行動以前,必須先遏制住日本。

壓在英國戰略家們心頭的第二個問題是,擔心橫渡海峽的作戰可能失利。他們自己曾制訂過一個於1943年在法國登陸的計劃,英國人熱烈歡迎美國人提出的於這一年發動一次大規模橫渡海峽的進攻,但是他們對美國計劃中的另一部分卻不同意。美國人預計在1942年可能作一次小規模的登陸。這樣的行動只有在下述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有一種出現時才能發動:

這種有限的作戰行動只有在下述情況下才可以實行:

(1)俄國戰場已陷入絕境,即英美軍隊如不從西方發動攻擊以解除俄國所受到的壓力,則德軍將取得全面勝利,迫使俄國的抵抗立即土崩瓦解。在這種形勢下,這次攻擊只能認為是為了共同利益的一種犧牲。

(2)德國在西歐的情況已大為削弱。 在這兩種假設的情況中,第二種不久就不予考慮,因為德國顯然還不準備放棄戰爭。 1942年軍事行動的代號叫“大鐵錘”。這個計劃從第一次提出來的時候起,內容就經常進行修改。但是人們仍然可以看出兩種總的不同的趨勢。一種趨勢是在法國的登陸可能成為一場犧牲,當德軍大舉反攻以後,盟軍可能會喪失大部分參加登陸的軍隊並放棄已登陸的海岸。另一種趨勢是,如果盟國的空軍和供應線都經得起這場考驗,那末也許可以奪得一個小小的灘頭堡,並堅守下去,直等到1943年發動大規模登陸的時候。不過不論在哪一種情況下,“大鐵錘”的主要戰略目標都是要把德國空軍的力量從俄國前線上吸引過來,從而使德軍在俄國境內失去空中優勢。當時認為在英美登陸的灘頭堡上空將會出現激烈的空中決戰,而且在幾天之內德國空軍的實力可能大半都會被摧毀了。

在英國人看來,為難的是,1942年發動的任何進攻,重擔都會落在英國人的肩上。美國軍隊不可能迅速得到訓練、裝備,並渡過大西洋來承擔起按照美國的資源與人口所應擔負的一份任務。美國空軍也不可能迅速在英國建立起力量來,大規模地參加預料會發生的空戰。不難想象,英國軍隊和飛機的這種料想得到的犧牲,會使兩國後備力量的比例變得大不相稱,這一點是很不合英國軍事領導人的心意的。在1940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