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2 / 4)

國行動的指導原則。

第三編 義大利

第一章 1940年6月至1943年7月的義大利

理論上講,義大利是軸心國中一個完全平等的夥伴,但是實際上它已經只不過是德國的主要衛星國了。誠然,它作為一個盟國參加戰爭,並不是完全沒有資產的。不論它號稱為大國這一點是多麼不可靠,它卻是唯一接近於可以支援德國的那種地位的國家。除了日本,它的武裝部隊比所有其他可能同德國結盟的國家都強大,而它的海軍則比德國自己的還要強大。它處在地中海中央的位置和它的非洲帝國,使軸心國有機會切斷英國同東方最為直接的航線,並且有機會進攻埃及、蘇丹和東非。另一方面,雖然義大利的武裝部隊新近在衣索比亞和西班牙有過一些作戰經驗,但是從法西斯主義出現以來。他們還沒有經受過全面戰爭的考驗,而且義大利的經濟弱點也太明顯了。1939…1940年的事態增大並突出了義大利和德國之間實力的懸殊。到了1940年6月,德國在軍事威望上已經達到頂峰,並且由於征服了一個又一個歐洲因家,統治著從比亞里茲到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的歐洲,從而擴大了它的糧食資源和工業生產力。

義大利的參戰並沒有使軸心國的行政機構發生任何顯著的變化,只不過建立起了許多旨在加強義大利同第三帝國經濟聯絡的組織。政治和軍事事務的處理,起初仍然是非正式的、不連貫的,就同先前那種情況差不多。在柏林和羅馬設定的聯絡人員並不參加制訂作戰計劃。儘管後來作了一些錯綜複雜的安排,使德國和義大利在地中海的部隊聯絡起來,但在較高一級卻始終沒有任何可以同英美的聯合計劃組織相比擬的機構。最初,這兩個軸心國的獨裁者當然都認為戰爭差不多已經打贏了。再說,即使在他們認識到情況並非如此以後,希特勒仍然煞費苦心地強調他忠於在阿爾卑斯山南北分別建立德意兩國勢力範圍的原則。

義大利人一貫對德國人不滿的事情之一是,德國人未能理解地中海的重要性。的確,搞一個地中海帝國並不是希特勒當時所渴望的東西之一。事實上,他正在向東方尋求德國的開闊的邊疆,一點也沒有露出不願讓義大利趁機向南方擴張的跡象。可是,他的其他一些野心必然導致德國侵犯到義大利的“生存空間”。象在戰前那樣,東南歐是這兩個大國之間可能發生爭執的地方,而德國希望在摩洛哥獲得基地,以及法西斯主義者妒忌德國人對維希法國的寬大,是產生新摩擦的原因。義大利人(墨索里尼也不例外)還不斷擔心德國人有朝一日會要求南蒂羅爾和的裡雅斯特,儘管他們信誓旦旦,保證尊重阿爾卑斯山的邊界線。促使墨索里尼決定宣戰的,不僅是希望分享戰果或是德國威勢的魅力和吸引力,而且是害怕德國擴張,害怕德國對義大利又一次“背信棄義”進行報復的心理。總之,墨索里尼擔心(象一個根本不是親德的老資格的法西斯黨人所說的那樣),假如義大利不宣戰,它就會象一隻鮮雞蛋似地被德國一口吞下去。然而,在宣戰後幾天之內,墨索里尼就認識到,他最後一分鐘的介入並沒有使自己分享到希特勒的勝利,義大利在軸心國裡的地位太軟弱了,不能指望它的要求會被接受。雖然他仍舊希望義大利部隊的成就也許會使它重新取得同德國較為平等的地位。

德國人那方面則看不起義大利軍人,完全認識到義大利人對軸心國缺乏熱情,而且一直認為,一旦義大利人覺得拋棄軸心國盟約對自己有利,他們就會這樣做。希特勒對義大利人就只信任墨索里尼,他深信維克托·艾曼努爾國王,義大利軍隊,當然還有齊亞諾,最終會出賣軸心國的,正如在他看來,他們應該對德波衝突變成一場全面戰爭負責那樣,因為他們在關鍵時刻曾對英國說,義大利不準備打仗。雖然他樂於看到墨索里尼扮演波勒克斯和卡斯特兩弟兄中波勒克斯的角色,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他利用他的夥伴害怕盟國轟炸的心理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這個夥伴,也沒有使他不在這個夥伴的心裡播下猜疑的種籽,使這個夥伴懷疑他也許會同軸心國體系中其他一些國家的政府搞陰謀。

同德國很大一部分軍事裝備一樣,義大利是一個“代用品”,一個代用同盟國。正如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說明的那樣,他寧願在英國的幫助下打敗法國,取得歐洲的霸權。可是,既然義大利是希特勒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盟國,他就必須儘可能利用它。而且義大利一旦參戰後,如果由於敵人的打擊或者由於它的盟國對它不夠體諒,而使它不得不退出戰爭,那對德國說來就是一個嚴重的挫折。然而,實際上,德國對義大利的政策卻是自己拆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