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員入伍。這些人雖然對工業或農業生產沒有貢獻,卻必須配給他們從二千七百五十至三千五百五十卡路里的口糧。應徵入伍的人中,有七百萬人由外國工人和戰俘所代替。他們雖然多半隻靠劣質的和單調的飲食來餬口,可是如果要他們到工廠和農場去幹重活,那就不得不給他們足夠定量的澱粉質食物。因此,在戰爭期間,平民和軍隊所需要的糧食總數比戰前的水平至少高出了百分之二十。國內供應量和總需要量之間的差額全靠在佔領區大肆徵糧來彌補。
要十分精確他說出德國軍隊和政府從歐洲佔領區一共弄走了多少糧食,那大概永遠是不可能的。官方的貿易統計表所說明的情況完全靠不住,不過四年計劃辦公室和糧食與農業部的檔案倒似乎相當正確。根據這些資料,看來在戰爭和佔領的五年期間,大約從歐洲大陸和俄國弄走了二千五百萬噸(摺合麵粉計算)。其中一部分是根據正常的貿易協定進口,並以農業機械、肥料和其他工業品的出口來支付的,但是——尤其是在俄國和波蘭——有大量糧食是由軍隊無償地徵用和消費,或者裝運到德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