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內即將發生的紛爭負責,他將來不可能起任何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將落到哈恰那樣的地位,或被當作戰俘押往德國。國王此舉將被盟國看作是背叛了他們的事業,這個事業是從比利時向其保證者呼籲時起,就在道義上對之負有責任的。但是如果國王離開比利時,就可以利用在法國集結的戰爭力量,和盟國政府一同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繼續行使他作為國家元首的職能。
利奧波德卻堅信法國不久就要投降,堅信即使英國繼續單獨作戰,也將限於海上戰爭和殖民地的戰爭。他說,在這樣一場戰爭中,比利時是沒有地位的。他給大臣們看了他寫給英王喬治六世的一封信,信中說明了他作出的決定和無法在國外繼續戰鬥的理由。他還說,比利時的抵抗能力已經消耗殆盡,比利時的軍隊已經無法再朝後退。他認為,他能為人民和國家服務的最好方法,就是和他們一起留在比利時。
大臣們盡了一切努力都未能說服利奧波德和他們一同去國外,在國外擔任比利時政府的首腦,於是大臣們重申,他們決心要走,對於國王不聽他們一致的勸告而採取的決定,他們將被迫違不執行。他們在離開前,再度詢問,軍隊的投降是否不可避免。國王說,是的。他們又問,那未能拖延多久呢?國王回答說,至多二十四小時。
大臣們離去後,利奧波德於當天,即於5月25日向軍隊釋出一道命令,要求軍隊繼續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並宣佈他決心與軍隊共存亡。上一天,德國人在比利時的各條戰線上散發傳單,告訴士兵們繼續抵抗是無用的,因為他們的領袖們正打算拋棄他們。
利奧波德所斷言的不可避免和即將出現的投降推遲了兩天。5月26日,比利時人再度要求英國司令官攻擊德軍側翼。戈特正在準備向敦刻爾克總撤退,因而無法給予這種支援,他建議比軍馬上撤遲到伊塞河。利奧波德回答說,軍隊已無法再撤退。沿著整條戰線都在激戰,後備力量已經耗盡,如果企圖脫離接觸,結果將使那些仍然相互接應的部隊完全瓦解。同一天中午,利奧波德發了一份照會給法國使團團長,通知魏剛局勢嚴重,幾乎已經無法再抵抗下去了。
到5月27日,比利時的防線已被突破了幾處,在德國的猛烈空襲之下,比軍的抵抗正在瓦解,因為比利時人對此是無法招架的。在比利時尚未淪陷的小塊土地上,擠滿了從淪陷區逃出來的難民。那天早上,國王告訴凱斯,他將被迫投降。凱斯發了一封大意如此的信給戈特,可是未能送到。剛過中午,國王和參謀長同意派遣密使到德軍司令部要求停戰,並且立刻把此事通知了法、英使團團長。法國使團團長尚蓬將軍認為,由於北方各集團軍組成了一個共同的集團,因此只有經過一致同意才能開始進行談判。英、法使團能夠同英國陸軍部和魏剛將軍接觸,但是無法同戰場上的法、英指揮官(布蘭查德和戈特)聯絡,因為不知道他們當時在何處。比利時的密使在下午5時離開比軍總司令部,至夜間11時返回,帶回德國的答覆,要求比軍無條件地放下武器。利奧波德決定接受德國的條件,並建議在凌晨4時停火。
28日凌晨3時,接到魏剛的信,信中把盟國與比軍的投降分割開來。下午,德軍來到,控制了國王的大本營布魯日宮,這時最後的一些軍旗正被匆忙地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第二天,德國的將領賴歇瑙來到,寒喧了一番,並答應寬待比利時軍隊,夜間利奧波德被德國人帶到他在拉埃康的王宮,在那裡一直呆到1944年夏天盟軍在法國登陸後又被遷往德國。
隨著國王和軍隊的投降以及比利時本土被佔領,這出戏的第一幕演完了。可是,從國外卻繼續對德國進行抵抗。大臣們於5月25日在維南達埃爾與國王作了最後一次爭論激烈的會晤以後,在敦刻爾克上船,到了倫敦,後來又前往巴黎。他們到達倫敦時見到哈利法克斯勳爵,告訴他比利時軍隊即將投降,國王已決定留在比利時。他們仍然希望在最後時刻國王也許會被說服,重新考慮他的決定。然而,英王喬治六世和丘吉爾透過凱斯給利奧波德國王的信以及比利時大臣們在27日給他的信所作的最後呼籲,都未能打動他。
26日,比利時的大臣們在巴黎重聚,第二天,他們和比利時眾、參兩院的議長一致決定繼續與盟國並肩戰鬥,並呼籲全體比利時人對祖國的命運抱有信心和繼續忠於共同的事業。會後,發表了一個大意如此的公報。
當天即27日晚間,雷諾(這時擔任法國總理)告訴比利時的大臣們,他們的國王沒有預先通知英、法方面,就向德國人派出了全權代表。第二天,雷諾在向法國人民的廣播中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