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2 / 4)

文章,只是在細節上稍微有所不同。從1927年起,義大利就支援匈牙利修訂凡爾賽條約的主張,而在貝爾維德萊第二議定書以後,匈牙利參加三國公約時,簡直就象是義大利的保護國了。現在,這個公約既已失效,除了匈牙利的納粹報刊外,所有的報刊全都開始暗示,匈牙利已經自由了。不應忘記的是,俄國人自從7月中旬發動攻勢以來,已經奪回了許多土地。9月25日,他們克復了斯摩稜斯克,不久又回到了長達四百英里的第聶伯河畔。1943年9月,布達佩斯開始組織疏散人口的工作,這一方面是因為俄軍在推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義大利南部的空軍基地這時都落在盟軍的手裡了。盟軍未能充分利用墨索里尼的垮臺所提供給他們的有利條件,從而延遲了實現和平的希望,而且這麼一來,使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再一次屈從於希特勒的意志——至少在表面上,情況是如此。

1943年12月,貝奈斯訪問了莫斯科,這對多瑙河流域國傢俱有明顯的重要意義,因為這個捷克斯洛伐克領導人向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明確地提出了特蘭西瓦尼亞這一問題。1940年,俄國對特蘭西瓦尼亞的政策是很動搖的,而且有點機會主義。可是現在,當貝奈斯強調捷克同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團結一致以應付匈牙利時,莫洛托夫卻堅持比薩拉比亞和布科維納北部必須留在蘇聯版圖之內,但是這兩個俄國人卻都在原則上作出保證,將特蘭西瓦尼亞歸還給羅馬尼亞。

貝奈斯透過國在瑞士的加芬庫把他在莫斯科會談的情況告訴了馬紐;他還捎口信說,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期待著羅馬尼亞國內出現更為切實的反德行動。馬紐象佩特科夫一樣,對於搞秘密抵抗和游擊戰信心不大,他指望一旦時機成熟就及時發動政變。他繼續向安東尼斯庫發出排炮般的信件,在1943年聖誕節抱怨這個法西斯頭子的政策正在使蘇聯對羅馬尼亞進行敵對性的佔領成為不可避免。安東尼斯庫在答覆馬紐時,向他指出,如果馬紐竟能為羅馬尼亞取得較好的投降條件,他這個法西斯頭子是十分願意讓位給這個全國農民黨領袖的。馬紐對此回答說,如果要這麼做,就必須讓他直接同盟國接觸。安東尼斯庫最後同意他應該這樣做。馬紐和迪努·布拉蒂亞努同米哈伊國王取得一致意見後,挑選了巴布·斯蒂爾貝伊親王作為他們派往盟國的使者,他於1944年3月1日及時抵達了伊斯坦布林,打算轉道前往倫敦,可是英國人卻要他去開羅。他於3月15日抵達了那裡。3月18日,俄軍到達德涅斯特河。3月19日,德國人佔領了匈牙利。因此,與盟國達成協議就變成一項更為迫切、也是更為微妙的任務了。斯蒂爾貝伊堅持要俄國人保證羅馬尼亞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俄國人在4月初回答他時又把他們已經向貝奈斯說過的關於比薩拉比亞和特蘭西瓦尼亞的話重複了一遍,他們要求羅馬尼亞同德國人斷絕關係,以便同俄國人攜起手來,而不是由俄國來全面佔領羅馬尼亞。

第二個羅馬尼亞使節名叫維肖亞努,他於5月26日到達開羅,帶去了馬紐的一個資訊,即有一個愛國(或全國民主)集團,其中既有社會黨人和共產黨人,又有自由黨人和農民黨人。這個集團將成為改變現狀的一個開端。馬紐把這一點看作是一種大讓步,因為他不相信那些馬克思主義政黨背後有什麼支援力量;它們的代表抱怨說,他在紅軍渡過德涅斯特河以前,一直故意怠慢他們。

6月10日,馬紐在某種壓力下接受了盟國的建議。6月20日,他提出了推翻安東尼斯庫和轉向的計劃,並且還要求盟國同時給予軍事支援以打垮駐在羅馬尼亞的德軍。

俄國人在4月裡提出的那些條件,既曾向安東尼斯庫提出過,也曾向馬紐提出過。蘇聯當局並不很想犧牲安東尼斯庫以幫助馬紐掌權。馬紐是個出名的頑固分子,在比薩拉比亞問題上,他同安東尼斯庫或俄國人自己一樣固執,這個問題的民族性質是相當不好解決的。克里姆林宮可能認為同這個法西斯頭子達成協議會有較大的軍事價值。總之,斯大林在7月裡透過俄國駐斯德哥爾摩的大使科隆泰夫人一直繼續同安東尼斯庫談判,而馬紐在6月間提出的建議卻一直沒有得到答覆——經過3月到6月之間所進行的交換意見後,他和他的同僚全感到非常惱怒,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後,馬紐同國王安排好,不管開羅方面耽擱多久,必須在8月26日發動政變。可是,8月23日,那個法西斯頭子(他是在8月5日最後一次晉見希特勒後回國的)和米哈伊·安東尼斯庫一起去晉見米哈伊國王,國王趁機把兩個人逮捕,然後向全世界宣佈羅馬尼亞已經參加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