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屈尊仿效拿破崙這種手法的。從理論上說,在希特勒的歐洲,義大利人並不是被征服的鄉下佬,而是羅馬…柏林軸心中同德國人平起平坐的夥伴。然而,關於怎樣同這些名義上的盟友打交道,希特勒唯一的想法就是:運用德國佔壓倒優勢的實力和效率,把義大利人降低到實際上是德國臣民的地位。而義大利人對德國統治的怨恨與惶恐卻發揮了作用,隨著英美攻入義大利,兩者一起在1943年促進了一半成功的義大利反法西斯革命和脫離軸心國的行動。何況希特勒還沉緬於他那種普魯士式的樂趣,盛氣凌人地維護他對衛星國和被征服民族的統治。希特勒一度對之稍示體恤和寬容的唯一被征服的國家,乃是維希法國,此中的動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希特勒自己對法蘭西海外帝國鞭長莫及,所以想借此誘使維希政府在海外各地的代表不要倒向戰鬥的法國人和他們的英語盟友。而一旦盟軍在法屬西北非登陸,希特勒便立即予以報復,對維希法國實行軍事佔領。
希特勒的理想(以他那種固執的幻想為根據,認為這場戰爭是短暫的、易於取勝的)是:“只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