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3 / 4)

這樣強大的兵力,日本如向南挺進攻打英國的屬地,諒蘇聯也不敢對日本進行干預。

這並不是松岡所盼望的目標。松岡的主要目標一直是想同蘇聯締結一個互不侵犯條約(根據代表團成員加瀨俊一所說),該條約將包含這樣一項協議,即日本承認蘇聯在外蒙古和新疆的特殊地位,相應地蘇聯要承認日本在華北和內蒙古的特殊地位。松岡還想要蘇聯保證不再支援重慶。如果可能的話,他希望能夠購買屬於蘇聯的那一半薩哈林島;或者獲得保證,由那個地區供應石油,為期十年,作為交換條件,日本方面願意在五年之後放棄在那裡的開採特許權。到此時為止,在同莫斯科進行會談中,他未能為達到這些目標取得進展,他這才明白了,希特勒和裡賓特洛甫決不肯為他出力對斯大林施加影響,因為他們不希望他同蘇聯締結一個條約,他也明白了,四國聯盟這一宏偉計劃已被放棄。當松岡提出締結蘇日條約的問題時,裡賓特洛甫就勸他不必進行了,“因為這或許完全不適合當前的形勢”。裡賓特洛甫又說,締結蘇日捕魚協定和貿易協定還是可以的。可是,這並不合松岡的胃口;3月29日,他回答說,他不得不同莫斯科商討締結互不侵犯條約的問題,因為是他原來提出這個建議的。他還提到想購買薩哈林島北部一事,同時又說他對此事不抱樂觀。裡賓特洛甫說,“對於這件事,只有採取純然形式上的和表面化的處理方法,才是可取的”,至於薩哈林島問題,也可以在日後進行解決。他的話題又轉到蘇德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他聲稱:

如果俄國人竟然推行一種愚蠢的政策,逼得德國動手的話,屆時駐在中國的日本軍隊(他了解他們的心情)倘若不能參加對俄國的進攻,他認為,這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日本能夠集中精力去攻打新加坡,這將是對共同事業的最大貢獻。有了共同的勝利,可以說,上述的各種願望'即松岡所提出的'就會象熟了的果子那樣落入日本的懷抱。

這是裡賓特洛甫就德蘇戰爭即將發生能夠有權作出的最露骨的暗示。3月5日,希特勒曾向德國最高統帥部發布一項有關與日本合作的指令,命令不準提到“巴巴羅薩行動”。18日,雷德爾海軍上將勸希特勒向松岡透露這一行動計劃,以促使他馬上去進攻新加坡。但是,希特勒由於對任何日本人評價都不高,顯然認為松岡也許會把這一行動計劃洩露給莫斯科,作為謀取他所盼望的日蘇條約的手段。當希特勒於4月4日又會見那位剛從羅馬回來的日本外相時,他宣稱,蘇聯不會受到攻擊,只要它能保持友好,繼續遵守同德國締結的條約。對蘇日條約的談判,他還持默許態度。4月20日,希特勒告訴雷德爾說,他這樣做是為了阻止日本進攻符拉迪沃斯託克,並誘使它去進攻新加坡。

4月5日,松岡離開柏林,次晨當他抵達德蘇兩國勢力範圍的交界線時,他知道了德國進攻南斯拉夫的訊息。他聽到這個訊息,感到很高興。據說,他曾聲稱,老天爺已經把日蘇條約放進了他的衣兜。可是,對這件事,他畢竟有點過分樂觀了。蘇聯政府無意幫助南斯拉夫,雖然在3月間,美國政府根據可靠的情報曾警告蘇聯政府說,希特勒打算進攻蘇聯,蘇聯政府卻不相信。因此,當松岡於4月7日又回到莫斯科,同莫洛托夫再開始商談互不侵犯條約時,他感到談判仍然象先前一樣難以開展。次日,他對美國大使斯坦哈特說,蘇聯政府向日本提出的要求之高,簡直使人們完全有理由懷疑它是否真正想要締結這樣一個條約。他不能想象,如何能在“領土方面作重大讓步”。俄國人顯然要求日本割讓薩哈林島南部,但是松岡卻不敢在這一點上讓步,他如這樣做,一定會受到國內狂風暴雨般的憤怒譴責。他對莫洛托夫說,他既不願意又無權作這種讓步。

在這樣情況下,松岡不得不勉強地放棄了同蘇聯締結一個總的政治協定的希望,因為蘇聯政府或許並不希望有這樣的協定。於是,他就轉而謀求締結一個範圍較小的日蘇條約,在條約中宣告:兩國互相友好;尊重彼此的領土;如果任何一方同第三國交戰,另一方願保持中立。莫洛托夫表示同意,並放棄了他要日本割讓薩哈林島南部的要求;但是,他又象在上年同東鄉談判時那樣,再度要求日本讓出在薩哈林島北部的石油和煤的開採特許權。松岡那時候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先前之所以要召回東鄉,就是為了東鄉建議要花這種代價的緣故。這時他本人也陷於同樣尷尬的處境。他不能答應,於是,4月11日休會一天,他去列寧格勒訪問,希望莫洛托夫經過深思熟慮後,或許會有所節制。但是,4月12日,他感到莫洛托夫仍然那樣頑固。看來,談判將告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