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3 / 4)

小說:鐵血文明 作者:雨帆

箭幾乎都能洞穿或打倒幾名匈奴騎士。更兼兩邊步軍以單兵弩機射出的萬千火箭,帶著呼嘯飛舞的猛火油烈焰飛入匈奴騎兵群,遍地秋草烈火大起,匈奴騎士的皮衣皮甲立即成為最好的助燃之物,一時烈火騰騰鮮血飛濺人仰馬翻,整個山地草原頓時陷入了一片火海……

匈奴人大為憤怒,呼嘯連天輪番衝殺。沒有絲毫的畏懼退縮。然則秦軍更是久經儲備,大軍並未殺出,只長大箭鏃與種種飛石如連天暴雨傾瀉著,似乎無窮無盡決無休止。縱然連番衝殺山呼海嘯,匈奴騎兵群始終不能越過山地前數百步的射殺地帶。堪堪一個多時辰過去,秦軍山地巋然不動,匈奴騎兵群眼前卻已經是戰馬騎士屍骨層疊,倒是大見障礙,要想再次大舉衝殺都很難了。眼見碩大的太陽已經枕上了山尖,兩名單于庭大將止住了嗷嗷吼叫的各部族頭領,下令立即回撤陰山。

夜半時分,恨聲連天的匈奴主力回撤到陰山中部草原,恰與南來的頭曼單于會合。未過片時,其餘兩路也相繼撤回。頭曼單于立即聚來大將彙集軍情,才知三路人馬無一例外地鎩羽而回,其遭遇也一模一樣,都是被秦軍的箭雨風暴狙擊在了山口要道。死傷慘重。各部大體稟報歸總,戰死騎士竟在八萬之多,輕傷重傷難以計數。也就是說,五十萬大軍在第一日便有一半人馬喪失了戰力,而秦軍卻連營地都沒有出來。

“氣煞老夫也!”頭曼單于捶胸頓足,一時沒有了主意。

大將們紛紛請戰,主張明日改變戰法,飛騎迂回奔襲秦軍後路。單于庭的統兵大將立即反對道:“我五十萬人馬連秦軍一個山口也沒能撕開,連雲中郡大掠都被擋在了山外,秦軍顯然有備,此戰不能再打!”紛紜爭論嚷嚷不休,進退兩難的頭曼單于終於決斷:撤回陰山北麓整修旬日,探清秦軍情勢後再戰。正在此時,遊騎斥候緊急飛報:秦軍騎兵大舉反擊,正從北河大舉向北殺來!頭曼單于怒火中燒,大吼下令:“蒙恬秦軍竟敢與老夫飛騎搏殺,好!正中我下懷!能戰者全體上馬,老夫兩萬精銳飛騎前鋒衝殺,殺光秦軍——”

喝令之間,頭曼單于飛身上馬。親率北撤大軍颶風般向南殺來。

卻說統帥蒙恬的連環部署。九原秦軍的強弩防禦步軍。總數不到十萬。匈奴騎兵群一退卻,強弩步軍立即換乘快馬,從事先勘定的秘密路徑分頭進入陰山地帶的預設壁壘。與此同時,二十萬埋伏在北河草原山巒河谷的飛騎,分作左中右三路,同時迂迴包抄匈奴騎兵的陰山集結地。左(西)路,是從北河出發的扶蘇部五萬飛騎;中(南)路,是從幕府營地出發的蒙恬部十萬主力,右(東)路是從雲中郡出發的辛勝部五萬飛騎。蒙恬預定的戰法是:河南地首戰之後匈奴若退,則秦軍飛騎立即出動,一鼓作氣追殺。不使匈奴主力大軍脫身;辛勝軍與蒙恬的主力軍合擊追殺匈奴主力大軍。扶蘇軍則以追殺頭曼單于的單于庭精銳飛騎為使命,可臨機決斷戰法。首戰防禦,一切皆如所料,全軍立即依照預定部署奮然北進。匈奴斥候遊騎發現的秦軍,正是大舉越過河南地向陰山草原正面進逼的蒙恬主力.向南殺來的匈奴大軍與向北殺來的帝國大軍,驟然碰撞在陰山南部草原。藍天明月之下,數十萬飛騎如無邊海浪瀰漫草原,呼嘯著展開了真正的輕騎搏殺。蒙恬對秦軍將士的預先軍令。竟然是嬴政皇帝與他的兩句話:“老秦人是馬背部族,飛騎鼻祖! 一定要殺出威風,教匈奴人知道釘子是鐵打的!”此令粗豪簡潔響亮上口,一經傳下立即成為秦軍飛騎的戰地軍誓,遍地吼得嗷嗷叫。秦軍騎士一路北上,這道軍令被無盡的怒吼迅速簡化為三句話:“馬背部族!飛騎鼻祖!釘子是鐵打的!”

每次吼一句,輪番吼來,聲震草原,大見威風。

兩軍無邊展開,一邊是翻毛羊皮白茫茫,一邊是深色皮甲黑濛濛,毫不費力辨認得清清楚楚。大對夜戰路子,更對兩邊騎士的簡潔秉性。秦軍騎士多為滅國大戰之主力,久經錘鍊,對酷烈搏殺如家常便飯,更兼一班老秦將士聞戰則喜的老傳統,飛揚呼喝全無生死畏懼,立即以萬人將軍為大區,分作十數個巨大的戰團各自楔入了白色海洋。秦軍此時的兵力是不足二十萬,而匈奴騎兵群是三十餘萬,分割槽楔入包圍分割,正是蒙恬預定的戰法:敵軍多於我軍時,以楔入之法實施斬首戰!斬首記功乃是秦軍老傳統,然自滅國大戰開始,秦軍威勢日盛,敵軍動輒一擊即潰,真正的搏殺斬首大戰已經很少了。今日對手盡是驕狂不可一世的飛騎,原本便驕傲無比的秦軍,被那馬背部族飛騎鼻祖的誓言激發得更是熱血沸騰殺氣貫頂,分明數量少,卻更為勇猛,排山倒海一無懼色地分做條條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