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1 / 4)

小說:鐵血文明 作者:雨帆

們很清楚:秦一中國之後,山東六國的復辟動盪很難立即根除;秦國主力大軍兩分邊陲,王翦大軍遠在南海,蒙恬大軍則遠在九原,兩支大軍相距遙遙萬里,幾乎沒有互相呼應的可能;只要一方軍情有變,大秦天下便會顯露出巨大的紕漏與軟肋。頭曼單于與部族首領們堅信,上天一定會賜給他們這個時機。

“王氏蒙氏一齊倒,上天之意啊!”頭曼單于幾乎是跳起來吼喝了一句。

“蒙恬軍三十萬,一群肥羊啊!”將軍們也狂亂地呼喊著。

間人秘密傳回的匈奴單于庭大宴上的驕狂呼喊,時時刻刻都激怒著蒙恬。在頭曼單于們看來,而今王翦死了,蒙武死了,連帶傷及的必然是王賁與蒙恬,如此四位赫赫大將一齊轟然崩塌,無疑是上天之意了。至於李信的幾萬隴西軍,擁有近五十萬兵力的匈奴單于能放在眼裡麼?在頭曼單于們看來,李信以二十萬精兵大敗於奄奄一息的楚國,此人定然不足道也;至於那個翁仲,二個勇士而已,匈奴人個個都是勇士,一個大個子勇士怕他鳥來!

蒙恬尚未抵達,九原大軍的幕府已經緊張有序地運轉起來了。

九原秦軍對匈奴作戰歷經長期謀劃,諸方準備很是充分。更有一點,基於戰時情勢多變,嬴政皇帝與蒙恬早已對九原邊軍立下規制:無論主將是否在幕府,但有軍情,立即由副將以既定方略實施作戰。此時的九原將軍,是曾經做過滅燕之戰副將的辛勝。一統帝國之後,秦軍大將除馮劫、馮去疾、章邯三人人朝從政外(王賁的太尉仍然視同軍職),其餘大將皆以其不同稟賦兩分在南北大軍。辛勝秉性沉穩,長於軍務料理,又通曉北邊地理,故被嬴政皇帝任為九原將軍,為蒙恬的副帥。一得秘密急報,辛勝立即展開了種種戰前實務:知會各郡縣官署。使老幼人口疏散;派出數十名飛騎斥候,出北河做遠端探察;整修大型軍械,檢視壕溝鹿砦與預先謀劃好的伏擊戰場等等。蒙恬歸來,立即毫無停頓地融進了這架已經高速運轉起來的軍事機器之中。

兩日之後,一個意外的驚喜使蒙恬精神陡增。

那日暮色,一支馬隊飛到,不期卻是長公子扶蘇與少府章邯。扶蘇說,是他在得知九原軍報後向父皇請戰,父皇二話沒說便允准了;章邯則是父皇親自點將,派來輔助上將軍。蒙恬心下高興,連說好好好,正當其所!在當晚的洗塵軍宴上,蒙恬立即對兩人明確了職事:扶蘇為飛騎將軍,統率五萬最精銳騎士為反擊前鋒軍,屆時專一大舉追擊匈奴;章邯仍統掌全軍大型器械,務期摧毀匈奴騎兵的第一波大沖擊。扶蘇曾在九原大軍多年,既熟悉軍情,又熟悉地理,用不著細加叮囑。章邯稍有不同,長期為秦軍大型器械將軍,通於製作又精於戰陣,正是九原大軍最為急需的一個要緊人物。然則,章邯卻因為做了幾年少府,對九原大軍的大型器械的特異性相對生疏。為此,蒙恬備細做了一番交代。

多年以來,蒙恬非但精細地揣摩了當年李牧戰勝匈奴的戰法,而且精細地揣摩了白起王翦王賁的種種成功戰法,同時結合秦軍優勢,謀劃出了對匈奴作戰的基本方略:首戰以重製輕,反擊以快制快。兩個基本點中,首戰乃大舉殲敵之要害環節,是故最為重要。所謂以重製輕,其實際所指,是以秦軍器械精良之優勢,在最初的防禦戰中最大限度地殺傷匈奴軍主力。因為,只有在此時,匈奴騎兵的衝殺是最為無所顧忌的;一旦進入追擊戰,則敵軍全力逃亡,聚殲殺傷則會大為減少。秦軍防禦戰的軸心,是五萬餘架大型機發連弩,外加拋石機、猛火油、滾木礌石、塞門刀車等等配備。為最為充分地利用這些匈奴人無法制造的大型兵器,蒙恬早早勘選了幾處特定地點,在這些地點秘密開掘了巨大的山洞與隱蔽極好的壕溝鹿砦,隱藏了數量不等的大型連弩。所謂特定地點,便是匈奴騎兵無論是進還是出,都必須經過的幾個山口。所有這些山洞壕溝鹿砦,都是在匈奴部族每年深秋撤離草原後從容發掘的,又經多年反覆修葺改進,其堅固隱蔽已經大大超出了當年李牧的藏軍谷與藏軍洞。蒙恬交給章邯的使命,是立即熟悉所有的大型器械分佈點,將其調配到最具殺傷功效的配合境地。

“上將軍毋憂!章邯久未戰陣,早憋悶死了!”

“扶蘇亦同!決教匈奴單于知道,秦軍飛騎比他更快!”

兩員生力大將龍虎軒昂,蒙恬辛勝不禁舒心地大笑起來。

秋風初起的時節,匈奴人大舉南下了。

頭曼單于雄心勃勃。這次南下,不是每年必有的尋常大掠,不是搶得些許牛羊人口財貨後便回到狼居胥山大草原。這次是攻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