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動在寒冷的曠野。
“司馬尚與大將軍同往!”
“不。誰也不要同往。”
李牧對慷慨激昂的司馬尚一擺手,圈馬轉身對將士們高聲道:“兄弟們,戰死沙場才是將軍正道!誰也不要將鮮血灑在齷齪的地方!都給我釘在井陘山,扛住王翦,扛住秦軍!縱然血染井陘,也教秦人明白:趙國之亡,不在趙軍——”
“趙國之亡,不在趙軍!!”
將軍們的吼聲激盪了整個軍營。片刻之間,連綿大營交相激盪起憤怒的吼聲。“趙國之亡,不在趙軍!”所有人都被這句話震撼激發起來,長期憋悶的火焰突然噴發了。兵士們擁出了帳篷,民伕們擁出了山洞,紅色的人群奔跑者匯聚著,一片無邊無際的火紅包圍了幕府包圍了李牧。
“我民威烈,天恆亡之,李牧何顏立於人世哉!”
李牧一聲喟嘆輕夾雙腿,陰山戰馬長嘶一聲飛入了茫茫雪原。
趙國的最後一個冬天,李牧離開了井陘山營地,從此永遠沒有回來。
多年之後,李牧最後的故事漸漸流傳開,化成了誰也無法印證的種種傳聞。歷久沉澱,李牧的結局又進入了一片片竹簡刻成的史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附之《李牧傳》雲:“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李牧,斬之。廢司馬尚。”《戰國策·秦策》則記載:趙有寵臣韓倉,以曲合幹趙王,其交甚親,其為人嫉賢妒功臣;趙王聽信韓倉,召回李牧,命韓倉歷數其罪;韓倉說李牧見趙王而捍匕首;李牧辯說自己患有孿曲病(手腳僵硬),恐見趙王行禮不便而接了假手,並憤然對韓倉亮出了假手;然韓倉還是以王命為辭,脅迫李牧自裁了。當代歷史學家沈長雲等所著《趙國史稿》中華書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