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依然執掌國務院大權的朱老闆看到了範亨關於機構改革的提案之後,立刻就如此說道,不過他的眼神兒裡面倒都是笑意,很顯然他覺得這不是什麼問題。
秘書在一旁倒是沒有敢接這話茬兒。因為朱老闆嘴裡的這個範總,不論是常務範副總理,還是範無病範總,這父子兩個都不是好惹的,尤其是同朱老闆關係很不錯,隨便議論他們,很難想象會有什麼問題出現。
不過他也非常認同朱老闆的看法,在這件事情上面,範總和小范總都有生氣的理由。
高層中的權利傾軋也是非常嚴重的,不過是在外人眼裡看著並不明顯而已,這一次大家推舉範亨出來頂雷,誰知道範總居然根本不理會這茬兒,一下子就擊中了他們的命門,畢竟要從取消六百八十項行政審批專案上動手,確實是會嚇人一大跳的。
舉個例子吧,如今國內一個省級城市中的行政審批專案,實際上也就是在一千項左右,範亨來了這麼一招兒狠手,幾乎是將六成的刑偵審批權力給削減掉了。
其實客觀地來講,這是一項非常有效果的改革方案。
原因也很簡單,權利範圍減小了,可以撈錢的範圍就小了,權力的爭奪集中了。官僚的數目就減少了,這樣一來,由於最終決定權的數量減少,所以基於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原理,有能力競爭的官員就少了,機構數量自然會減少,沒有實惠的部門即便是不需要裁撤,也會自動消亡掉,即便是沒有自動消亡,也就漸漸地推出整個官僚體系成為一種擺設了。
這個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培養官僚是有成本的。
在基層。一個掌握了實際權力的縣處級官員,如果不是情況特殊的話,沒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