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3 / 4)

小說:永樂大帝朱棣 作者:吹嘻

所帶物品盡為燕軍所得。反觀東昌之役,燕軍慘敗,且折大將,眾將士無不欲復仇血恥,故人人奮勵。官軍之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與盛庸互為犄角的吳傑等未能發揮作用。吳傑、平安擁十萬之眾,本欲與盛庸合兵,但軍行至離盛庸八十里,聽說盛庸已敗,便退回了真定。雙方激戰時,如吳傑、平安能率眾助戰,勝負實未可知。即使庸軍戰敗之後,吳傑等赴援,以久蓄精銳之師出擊爭戰疲憊之旅,轉敗為勝,也是可能的。至於交戰之中狂風驟起,而燕軍恰值順風,就非人力所能逆料了。燕軍之勝,只可說是險勝。

10.藁城之役

二十三日,朱棣遣使向北平報捷,不料官軍萬餘駐紮於滹沱河南岸單家橋,道路不通。信使當晚回朱棣軍中報告。朱棣自不能容忍。第二天,他率兵北上,往擊其營,一戰而潰之。

這一天,燕軍移駐樓子營。根據朱棣分析,駐在真定的吳傑與平安沒能與盛庸合軍,是因為吳傑等忌功。盛庸戰敗,正是吳傑要高興的。這時該輪到他一顯身手,獨佔其功。朱棣說:〃吳傑等若嬰城固守,則為上策。若軍出即歸,避我不戰,則為中策,若來求戰,則為下策。今其必出,破之必矣。〃

諸將說:〃彼聞盛庸已敗,必不敢出。〃

朱棣說:〃不然。吳傑、平安擁眾十萬,不得與盛庸合者,以我軍居中,隔離其勢。今逗而不出,有曠期失律老師費財之責。〃他指出平安必出無疑。針對這種形勢,他制定了一套策略,令諸軍偽裝解散,託言四出取糧,給敵人造成空虛的假象。敵人得到訊息,必然乘虛而來。而燕軍一出便回,嚴師待敵。平安一定會落入圈套。

燕軍依計行事,軍士解散,四出取糧。又有一些校尉荷擔抱嬰兒,假作避兵的百姓,奔入真定城,宣傳燕軍四出取糧,營中無備的謠言。真定守軍聽說此情,果然決定出師欲襲其不備。

閏三月七日,派出到真定刺探情報的都指揮鄭亨、李遠等報告,吳傑軍現駐滹沱河北,離燕軍七十里。朱棣暗想,吳傑出城果不出所料。他對諸將說:〃賊不量力揣智,妄欲求戰,譬猶乳犬之犯虎,伏雌之搏猩也。雖有鬥,必死隨之矣。且盛庸既敗,今復來,此天意所欲兩敗之也。〃

朱棣命諸軍渡河。時天色已晚,諸將請求明早再渡。都指揮陸榮甚至說:〃今日十惡大敗,兵家所忌,不可濟師。〃

朱棣非常堅決,他說:〃吾千里求戰,憂賊不出,百計誘之。今其在外,是賊送死之秋。夫時不再得,機惟易失。今時機如此,豈可緩也!借使緩之,賊退真定,城堅糧足,攻之不克,欲戰不應,欲退不能,是坐受其蔽。若拘小忌,終誤大謀。〃說著,朱棣便策馬首先渡河。

第47節:百折不撓(31)

朱棣相信天命,故常以天嚇之,甚至攻打滄州時偽造天象誘說將士,如今陸榮以陰陽家說阻止進軍,他反而說不要拘小忌以誤大謀。朱棣是一個明決的統帥,他懂得時機對戰爭常常起到決定作用,他雖不免迷信天命,但似更相信人謀。朱棣的決心,使諸將除了服從沒有迴旋的餘地。

朱棣策馬渡河,劉才執轡而從。劉才發現河水較深,騎兵可以渡過,步軍、輜重可能會被河水淹沒。朱棣立即決定,騎兵從上流渡,步軍、輜重從下流渡。成千上萬的騎兵穿河而行,流水為之所逼,下游水淺,輜重等得以安全過河。朱棣率三千騎兵,循河西進,走了二十里,果然與官軍相遇,於是便在藁城紮營。這一天天色已晚,雙方只是略作交鋒便各自收兵還營了。但朱棣唯恐官軍退回城內,便親率數十騎逼近敵營而宿,以牽制敵軍。燕兵獷悍,利於野戰,故唯恐官軍閉城不出,出又擔心其復入。惜乎官軍中無人識此機竅。不然,只需堅壁清野,燕軍真的會陷入〃攻之不克,欲戰不應,欲退不能〃的局面。用兵不僅在於人眾兵強,還在於審時度勢,敵已知彼。如此,則先有勝算在握。

初十,雙方交戰。吳傑軍列方陣於西南。朱棣一見不覺失笑。他向諸將指說:〃方陣四面受敵,豈能取勝?我以精騎攻其一隅,一隅敗,則其餘自潰。於是朱棣派兵牽制敵陣三面,而傾盡全部精銳攻其東北隅。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混戰。

朱棣本人帶驍騎數百人,循滹沱河繞出敵後,突入敵陣,大呼奮擊。平安軍中,樹有用木頭綁縛的望樓,有好幾丈高。激戰中,平安登樓瞭望,指揮官軍發強弩射殺燕軍。萬箭如雨向朱棣射來,朱棣的旗幟上箭集如同蝟毛,燕軍死傷甚眾。忽然大風從天而降,飛屋拔樹,聲震如雷。平安無法再在木樓上指揮。燕軍乘勢四面衝殺,官軍大亂,都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