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招待是好。佟麟閣則對夫人說:“你就用小米飯、窩窩頭,外加大蘿蔔鹹菜招待。”夫人按照佟麟閣準備了非常簡樸的飯菜。當馮玉祥啃著窩窩頭,吃著鹹菜,津津有味地誇獎佟麟閣:“你不愧是我的部下,做了官還沒有丟農民的本色。”
抗日同盟軍的成立,成為日寇推行“華北特殊化”和政府對日妥協政策的嚴重障礙,因此他們絕不允許抗日同盟軍的存在。在日寇的威逼和蔣介石政府採取的分化瓦解手段下,抗日同盟軍只存在2個月就於8月上旬宣佈解散,馮玉祥再次退隱泰山。佟麟閣面對山河破碎,深感抗日壯志未酬,只好攜帶家眷來到北平香山別墅隱居起。在這期間,他漫步古剎林間。為了消除愁緒,他閱讀聖經教義,然而在那裡找不到報國之術,他悵然地對十字架感嘆道:“我對你如此,你對我如何?”然而,作為一個愛國軍人,在隱居期間,他仍然密切關注華北地區的局勢發展。
第一部分: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盧溝橋抗倭
“何梅協定”簽訂後,北平成立了冀察政務委員會,宋哲元被任命為委員長,以維護錯綜複雜的華北局面。由於宋哲元處於矛盾的焦點,各種事務十分棘手,因此急需一位文武雙全的幹才輔助。這樣一來,在宋哲元、馮治安、張自忠、趙登禹等的邀請下,1936年春,佟麟閣在二女兒佟雅儂的陪伴下,離開香山前往北平,回任二十九軍副軍長,兼任抗日訓練團團長。此時,正值一二九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華北地區掀起了抗日愛國的運動熱潮,“不願做亡國奴”、“擁護二十九軍保衛華北”的呼聲響徹北平城,佟麟閣很受鼓舞。
佟麟閣到任後,駐紮在南苑,盡心盡責地訓練軍隊。在訓練團成立大會上,佟麟閣頭戴軍帽,腰扎皮帶,佩戴著手槍,足蹬馬靴,顯得英姿勃勃,他對部下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他說:日軍不斷侵略我國,是我們的仇敵。抗日報國是軍人的天職,也是全國每個人的責任。二十九軍是個贊成抗日的部隊,當國家和民族處於危難之際,當日寇向我發起進攻的時候,我們守土有責,義無反顧。喜峰口戰役我們挫傷了敵人,使全國父老兄弟姐妹們都對我軍寄予厚望,所以二十九軍舉辦抗日軍事訓練團,希望大家積極進行軍事訓練,增強殺敵本領,抗擊日軍,為國家出力。一旦日寇把戰爭強加於我們頭上,我們立即反擊。我個人和大家一道,拿起武器,奮勇殺敵,為民族的生存而戰鬥,為國家的榮譽而獻身!他的演講極大地鼓舞了戰士們的抗日鬥志。
1937年7月7日深夜11時許,駐紮在豐臺的日軍清水節郎中隊來到盧溝橋附近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的防區內進行軍事演習。並藉口一名士兵失蹤,無理提出要進入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當即予以嚴詞拒絕,日軍遂對盧溝橋的中國守軍和宛平縣城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炮擊。中國守軍忍無可忍,奮起抵抗,對來犯之敵給予了堅決的回擊。中華民族全民族的抗戰從此開始了。
當時,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不在北平,二十九軍的一切行動都由副軍長佟麟閣指揮。他立即召集各師師長馮冶安、張自忠、趙登禹、劉汝明商議,大家情緒激昂,紛紛請戰。佟麟閣分析了北平面臨的局勢,勉勵大家做好為國捐軀的準備。他說:“中日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日寇進犯,我軍首當其衝,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繫於一人者輕,而繫於國家民族者重。國家多難,軍人應馬革裹屍,以死報國。”這些愛國將領們在佟麟閣的感召下,緊緊地挽起了手,決心生死與共,誓與盧溝橋共存亡。於是一道擲地有聲的命令下達到了二十九軍所屬各部隊:“立即還擊,盧溝橋宛平城就是你們的墓地,要與城池共存亡。”二十九軍將士們被壓抑了多年的抗日激情像被開啟了一道閘門,陡地噴發出來了。
7月7日激戰,擊退日軍多次進攻,盧溝橋宛平城固若金湯。8日中午前後,日軍集中炮火,兩次向盧溝橋猛轟,並出動戰車,奪取了盧溝橋車站。不久又從永定河東岸向西岸發起衝鋒,企圖攻佔盧溝橋控制京漢鐵路。三十七師一一O旅二十九團第三營的一排守軍,英勇奮戰,全排壯烈犧牲。守在宛平城南門的連長怒不可遏,立即派出一排敢死隊手持大刀衝向敵人,兩軍相遇,敢死隊銳不可擋,刀光閃爍,敵人血肉橫飛。日軍被這樣不怕死的對手震懾了,一個個狼狽逃竄,盧溝橋失而復得。
從7月8日到10日,盧溝橋畔殺聲不絕。大王廟前,二十九軍戰士高呼:“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他們發揮近戰拼殺的威力,與日軍反覆爭奪陣地,大王廟三失三得,戰況空前激烈,日軍中隊長一木清直在大王廟被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