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揚混,大家都是恆康的人,有什麼事兒吱聲就是了!
蔣智揚笑而不答,既然蕭季彬說的是酒話,自然要當成酒話聽。酒桌上說話痛快,但全都不算數,第二天醒來,籤合同改訂單,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第十六章 討論會(4)
飯局最後,何雲坤拿出了酒桌上舍身護主的精神,把剩下的紅酒全倒進了自己的杯子裡。託他的福,蔣智揚終於可以靠自己的兩條腿走著回去。
第二天上班,蔣智揚的精神還算好,何雲坤卻大呼頭暈,向公司請了半天假。
這天下午,蔣智揚收到了總部關於代理二線品牌的郵件。他看了好一會兒,最後長長地嘆了口氣。
蘇志軍和段小豪打來了電話,詢問這個二線品牌的事。業務們一眼就能看出來,二線品牌和原有品牌的產品型號是相沖突的。不光價位相差無幾,效能引數也非常接近,沒有太多特色。引入這樣的產品,無疑會影響到恆康原有產品的銷售。
蔣智揚能大致猜到:總部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一定和廠家有關。但他不能這樣告訴手下的業務,只說這是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既然決定代理新產品,總部就一定會拿出有效的辦法。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而想辦法的人除了總經理和大老闆,就是各大區的經理。快下班的時候,產品經理打電話來,說要召開電話會議。會議議題自然是如何銷售這個二線品牌。
會議剛開始,一群人就在電話裡炸開了鍋,除了事先就知情的華東區大區經理魯毅,其他各區不是說新產品的價位不好,就是說新品的引數老套過時,牢騷發了半個小時,也沒有一個人說點兒有建設性的提議。
郭軍翔火了,大聲說:“我們討論的不是要不要賣這個品牌的問題,而是怎麼賣。公司賣的就是這堆破玩意兒,你們就說賣不賣吧!”
大區經理們都見識過郭軍翔的鐵腕手段。他話音剛落,眾人頓時沒了聲。總經理的畫外音很明顯:接下這個品牌是鐵板釘釘的事,不容商量。大區經理本身也是業務,當然應該身先士卒,如果連這幫人都要發牢騷,那就是絕對的態度問題。對一個企業來說,態度問題是一個很嚴重的定性,僅次於業務能力不夠。
半分鐘的沉默後,蔣智揚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既然兩個品牌在從價位和引數上不好區分,我們可以從市場定位上做文章:比如說,將原有品牌定位為家用DIY型,將二線品牌定位為商用型,專攻行業單。”
“也可以成立一個子公司,從恆康內部分出一部分人,專門銷售這個二線品牌,重新找代理。”另一個經理說。
“我覺得從市場定位方面做區分的方法可行。將兩個品牌定性為商用和家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競爭。”魯毅力挺蔣智揚。
郭軍翔沒有說話,他沒有想到,蔣智揚負責的西南區現在銷售業績很差,處於墊底位置。都這個時候了,魯毅居然還要站在蔣智揚一邊,絲毫沒有避嫌的意思。
討論還在繼續,由於兩個大區經理同時支援一個方案,其他經理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前紛紛附和。所以這次會議的結論暫時就以蔣智揚版為主。不過,這個辦法依舊差強人意。所以郭軍翔要求每個大區經理以書面形式上報一個建議方案。
前臺送來一份請帖,請帖昨天就送到分公司了,只是今天才到他手上。這是Intel公司的一個新品推介會,邀請恆康公司西南區大區經理參加。類似的邀請函,蔣智揚經常能收到,但他很少參加,一來公事纏身,二來不想和那些競爭對手碰面:如果只是點頭打招呼倒沒什麼,但要是碰上喜歡套話的人,不知要死多少腦細胞才能夠應付。
可明天的會蔣智揚必須參加。因為前幾天PM(產品經理)給各大區發了郵件:Intel晶片組是硬通貨,幾乎所有主機板廠商都會用到,這次人家釋出新品,大區經理理應重視。
第十七章 保持距離
第十七章 保持距離
三月十三日,Intel新品推介會會場
蔣智揚提前四個小時就出發趕往會場了,他原本有足夠時間完成每週的工作總結。開啟Word文件,他卻不知道該寫點兒什麼:例行的內容被領導說成敷衍,採取積極的行動又被認為太激進。他左思右想,索性關了電腦,出發趕往會場。
趕到會場時,離開會還有三個小時。會場還沒有完全佈置好,他有些無聊,隨便找了一張椅子坐下,一旁的工作人員立即衝他嚷嚷:“這裡要開會,閒人免入啊!”
那人把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