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小說:仇富 作者:

的人,則把市場經濟構造成了一個烏托邦式的設計。好像世界上真有那麼一套完美無缺的市場法則,你只要跟著走,想辦法賺大錢,就不用操心什麼道德不道德,因為在這個規則之下賺的錢最終都是有益於社會的。

但是,稍微複雜一些的經濟學家就知道,完美的市場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也永遠不可能存在。任何經濟,只能在不甚完美的市場中進行(比如有什麼“資訊不對稱”等等)。我們所能做的,是使市場逐漸趨於完美,但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自信能構造出完美的市場經濟的人,和那些相信社會工程的人已經沒有本質的區別,我不妨將之稱為波爾布特式的市場經濟。

一個不完美的市場,自然會產生種種不公平的競爭結果。有的時候,當這種不公平的結果出現時,我們甚至無法透過現有的對市場不完美的知識來對之進行分析,只能根據基本的道德原則對之加以修正。當你把一個不完美的市場描述成完美的,並拒絕根據道德原則對其產生的不公正進行修正時,你就等於給種種社會不公平以合法性。

亞當·斯密對這一點有充分的瞭解。人們對亞當·斯密最大的誤解,是誤以為他把人都看成是自私自利的動物,所謂市場經濟,就是迎合這種自私自利的本能,創造一種制度,讓人在追求私利時也造福社會。這純粹是一個市場烏托邦。要知道,亞當·斯密是一位經濟學家,更是一位道德學家。他在《國富論》之外另一本重要著作就是《道德情操論》。他主張政府不干預經濟,讓個人在自由放任的經濟中競爭,一個重要的理論前提,就是他相信個人有基本的道德自覺,你給他們自由,他們就會自覺向善,所以用不著政府來管閒事。如果把這個預設改變了,把人都看成是自私自利的動物,沒有道德目標,那麼亞當·斯密說不定就會要求政府以道德的目標干預經濟過程了。

其實,在這種自由放任的經濟中最成功的企業家,從卡耐基到巴菲特和蓋茨,都殊途同歸地認識到這一點。從他們所能認識的市場經濟法則上看,他們當然認為他們的財富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從道德原則上看,他們都不認為自己有獨享這些財富的權利。在他們那裡,資本有強烈的道德使命。

最低工資、對窮人的醫療救助等等,從已知的市場原則來分析都未必說得通,但也都融入了世界最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中,對維繫這些社會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這充分說明市場原則的有限性。市場經濟的烏托邦主義者們則認為,他們能夠構造一個完美的市場原則,而且這個原則應該是我們社會的主要原則或者唯一的原則,一切都要照這個執行。當市場派走到這一步時,他們對市場的信仰,就變成了對社會工程的信仰。看看二十世紀血淋淋的歷史就知道,當有些狂人覺得自己能夠為社會製造一個完美無缺的體制,併成功地強制社會犧牲一切來服從這個體制時,人類的大悲劇就會開始。

我們需要市場,需要深化市場的改革。但是,我們同時相信,人類的道德原則和價值觀念,是比市場規律更高的正義。這種正義,也是我們用來不斷修正不完美的市場所創造的社會不公平的依據。

張五常憑什麼給中國的老百姓定工資?

在美國因涉嫌經濟犯罪而被全球通緝的張五常,躲在國內不敢外出,卻不時小露崢嶸,成為主流經濟學家的一面旗幟。如今他又跳出來,高呼所謂中國貧富分化過大之說是“胡說八道”,是世界銀行和“很多好事之徒給做出來的”。接著他就具體舉出了例證,證明失業下崗的大多是活該:“很多人不是被老闆炒魷魚,而是他自己炒老闆魷魚。一家公司每年只有20%工人流失就是很好的了。我的一個朋友在東莞開廠,軟體企業,一年會有50%的工人流失。”“假如一個人真的想要找工作的話,你找到一個月600塊錢的一份工是沒有問題的。你去東莞找,馬上就有。”

主流經濟學家如今已經是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張五常的朋友在東莞開公司,希望給工人600元的工資。工人一半跑了。張五常義憤了:放著600元不要,還有臉喊窮!他的這種經濟學理論,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哥們兒拉夫呢。

張五常口口聲聲市場經濟,從亞當·斯密、弗裡德曼,一直講到*。歸根到底一句話:“你想要社會有進步,一定要鼓勵每個人發揮個人所長。”那麼,我們就從這句話所揭示的理論講起,幫助張五常理解一下,為什麼那麼多工人不願意領他開的600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思對所謂“鼓勵每個人發揮個人所長”的市場經濟制度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