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
——孫中山
溫州商人認為:人才理好了,錢財也理好了。“適用即人才”的用人標準是溫州商人務實發展思想的體現,溫州天正集團總裁高天樂說:“學習之後才能懂得用人,懂得用人才會懂得用錢。某些民營企業的老闆因為不學習,不知道人力資源是否適配,結果因為人力不相適應,企業最後垮了,而老闆卻還不知箇中緣由。”
什麼是人才呢?一位著名企業家一語中的:“有用即是人才。”在溫州,一些企業主張“適用才是硬道理”,他們開始“淡出”學歷、資歷、經驗方面的框框,將擁有業績、成果、具備真才實學、為市場檢驗證明具有創新思維和發展潛質的人才,納入引進的主視野。
18、企業文化是賺錢的軟實力
世界上一切資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種資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任正非
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和動力,勞倫斯?米勒在《美國企業精神》一書中指出:“公司唯有發展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能激勵競爭中獲得成功的一切行為,只有這種公司在競爭中才有可能成功。”
溫州老闆在商場摸爬滾打後得出結論:企業文化的特色在於其獨特性與唯一性,即不可複製性,做不可複製性工作的投資回報比是1/3,而做可複製性工作的投資回報比是3/1。企業文化必將成為未來企業的第一競爭力。
商規篇(11)
隨後溫州老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溫州企業不僅僅只有“老闆文化”,為適應發展的新要求,他們對企業內部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19、超額利潤靠品牌
我們賣的是水,顧客買的是品牌。
——可口可樂
溫州商人最初從模仿開始,從貼牌生產開始,但那時是一家技術能力不太強的企業走向市場的選擇之一。如果企業一直都侷限在貼牌生產中,而不是有意識、有目的地學習先進技術,提升自身能力,必將陷入寸步難行的困局。
溫州人的品牌意識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為別人(不少是外商)做“嫁衣裳”的微薄加工費用和產品貼牌後的巨大利潤之間的巨大反差,讓溫州人深刻認識到了品牌的價值。於是,敢為人先的溫州人走出單純的產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