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怎麼佔領市場?要擴大市場影響力,就兩個字:作秀!

溫州人很善於廣告與推廣,他們不惜重金把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樣的名人都請到溫州做起了企業的、產品的形象代言人。比如美特斯?邦威請來郭富城與周杰倫,森馬請來謝霆鋒和Twins,莊吉請來周華健,如此等等。

12、中國式人脈

人脈廣,財源才會廣。

——中國商界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只佔15%,其餘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溫州有類似的看法,他們認為:人脈是金,卻貴比黃金;因為黃金有價,人脈無價。

溫州人的人脈線往四面八方擴充套件,從政府官員到商會,從同鄉朋友到行業利益聯盟,從酒桌上的朋友到生意上的夥伴,這一條條人脈線最終形成一個人脈大圈,有了人脈圈,把錢圈進來就非常容易了。

13、讓數字來說話

誰的話也不要盲目地聽,只有聽數字的,它不會騙你。

——猶太商人

溫州人有著極強的精細文化,比如在人們眼中不起眼的針頭線腦、打火機、牙籤、吸管之類的小生意,溫州人都能從中挖出金元寶。比如吸管生意,這在許多人看來是一種微利的生意,但溫州人從大量資訊中瞭解到國外吸管的需求量很大,而國內在原材料加工、人力資源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許多人靠做吸管成了億萬富翁。

與猶太人科學系統的計算相比,溫州人的計算要散漫得多,具有中國特色,如溫州人在計算金錢的時候,更多考慮到了“人”的因素。溫州人的算錢法促使他們在實際運營中極其關注細節。

14、聯合作戰

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孫權

成功不是偶然的,溫州商人能遍佈全球,這和溫州人特有的互助精神是分不開的。

溫州人在異鄉抱團聚居的流程大體是這樣的:一名溫州人或一個溫州家庭遊走到某地,一旦稍稍立穩腳跟且發現當地有商機閃動,他往往會很快向自己的親屬或非血緣的鄉親發出類似的資訊:此處錢多、人純,速來!於是一發不可收,一傳十、十傳百,雪球越滾越大。

商規篇(10)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由地緣和血緣關係織成的社會網路,使得“什麼生意賺錢”、“哪裡有做生意的機會”等等市場資訊能夠在溫商之間相互傳遞。這種網路,使他們關注的市場往往突破了城市的範圍,他們在茶餘飯後,就輕鬆瞭解了北京、天津、廣州,甚至國外市場的資訊。

15、眼光決定財富

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免於無形;禍因多藏於急微,而發於人之所忽。

——司馬相如

一個成功的溫州商人把每天看中央臺新聞聯播列為毫無藉口、堅決執行的軍規。他們認為要想把握經濟命脈,必須關注政局,新聞聯播圖文並茂,有聲有色,是中國商人的最佳晴雨表。

“你可以不看財經報道,也可以不看焦點訪談,如果你不是做石油和外匯的,甚至你都可以不去管國外任何的局勢。但是新聞聯播一定要關注,因為它指導著你下一步的投資方向。”溫州人的目光敏銳,決定了溫商可以審視度勢,靈活地轉變經營策略。

溫州人有商業的眼光,投資的眼光,用人的眼光,冒險的眼光,這也決定了他們當今非凡的財富。

16、關鍵時刻勇於花錢

誰若是有一剎那的膽怯,也許就放走了幸運在這一剎那間對他伸出來的香餌。

——大仲馬

溫州人看準一個專案之後,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大量的鈔票“砸”下去,就像大江截流一樣,速度之快、數量之多、氣魄之大,令人佩服。

以下是炒房界廣為傳播的幾則經典的買房如“買菜”的片段:上海陸家嘴102套住宅僅兩天就被溫州人一搶而空,成交額近億元;杭州西子湖畔每平方米逾萬元的“黃金房產”的主人大多是溫州人;重慶,溫州人徹夜排隊搶購時代廣場,最多一人買下一個樓層1000餘平方米的商鋪;香港,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推出的鑽石豪宅“海名軒”維多利亞港地標,每平方米均價港幣萬元,每套最低價格1500萬港元,境內買家共購得43套,其中上海人買走7套,而無名溫州地產操盤手竟不聲不響地將11套收入囊中。

17、先理人,後理財

人盡其才,百事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