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一通,再找他訛詐一筆錢。貞元二十一年,德宗駕崩,順宗李誦即位。順宗倒是很想有所作為,就是得了偏癱,話都說不明白,一張嘴就流哈喇子,於是大權旁落到王叔文、王伾手中。
劉禹錫:一個猛男的心路歷程(2)
王叔文、王伾都是順宗的東宮舊屬,專業分別是下棋、寫字。這王叔文還算得上是個人物,他見德宗老邁,覺得太子快要位登九五了,就先給未來的皇帝物色人才,秘密地跟太子彙報說誰誰誰可以當宰相、誰誰誰可以做將軍,在京城官場初露頭角的劉禹錫便是將來可以當宰相的人選之一。王叔文心機頗深,有一次眾人陪太子聊天,說到“宮市”的問題,大家都很氣憤,太子說:“我正欲就此事向父皇進諫,改天就進宮面聖去。”眾人齊聲叫好,唯獨王叔文沉默不語。太子注意到了王叔文的表情,散會後特意把王叔文留下,詢問他的看法。王叔文說:“現在的形式很微妙,殿下要是向皇上勸諫,皇上很可能會以為殿下這是想收買人心而生氣。”太子一聽大吃一驚,是啊,怎麼就沒有想到勸諫的後果呢?從此他便更倚重王叔文了。太子即位以後,王叔文覺得自己聲望不夠,於是起用吏部員外郎韋執誼為相,自任翰林學士,又提拔了一大批青年官員如劉禹錫、柳宗元等,開始了有聲有色的“永貞革新”。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宦官頭子俱文珍勾結一批不服王叔文的老臣,先是罷免了王叔文的翰林學士一職,接著擁戴太子李純監國。不久,順宗駕崩,太子即位,是為憲宗。正在這個節骨眼上,王叔文母親病逝,他不得不回家居喪,歷時一年的“永貞革新”全面失敗。在宦官的操縱下,朝廷將王伾、王叔文貶往外地(第二年更是將二人處死),參預改革的八名主將韓曄、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凌準、程異和韋執誼分別被貶往饒州、虔州、台州、永州、朗州、連州、郴州、崖州任司馬,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
劉禹錫、柳宗元這一批青年官員在改革中風光了一年,卻換來了一輩子的黴運。據史書記載,劉、柳等人在改革中有點盛氣凌人,因而樹敵頗多。據說王叔文常常將劉、柳二人請入宮中議事,對他們的意見無不遵從。劉禹錫先後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侍御史竇群彈劾劉禹錫人品不端,建議將其外放;奏疏一上,竇群當日就被免職。朝中素有直聲的武元衡、韓皋等人,也因為不肯服從改革派而被貶往地方安置。其他官員見狀人人自危,甚至到了“不敢指名、道路以目”的地步,把他們合稱為“二王劉柳”。劉禹錫之“猛”,此時初見端倪。唉,都是少不更事惹的禍,早知有後來幾十年的坎坷,當初何必要鼻孔朝天呢?“八司馬”被貶躥邊遠不說,某些吃過他們虧的人還在憲宗面前煽風點火,讓憲宗追加了一道命令,說對這幾個人“逢恩不原”,也就是一輩子都別想有翻身之日。幾年以後,宰相憐惜劉、柳等人的才華,打算再把他們慢慢地提拔上來,擬好詔書準備將他們升任刺史,卻又被中書省長官武元衡卡住了;十幾位諫官集體上書,極陳“八司馬”之不可用———他們被整怕了,所以絕不願意再給劉、柳任何機會。
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一呆就是十年。還好劉禹錫心態比較好,跟後世的蘇東坡似的,在哪裡都能找到樂子。常德這個地方古屬楚地,從屈原以來就喜歡搞些迎神送鬼的事兒,“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嘛。祀鬼要有祭歌,劉禹錫沒事就創作 《九歌》 玩兒,寫好了讓當地人當成賽神曲唱。當地民歌很有特色,劉禹錫學習民歌,創作了十篇 《竹枝詞》,如:“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些詩很有民歌的味道,後來都成了當地的流行歌曲。據說那時沅湘間少數民族部落流傳的民歌,有不少就出自劉禹錫的手筆。這落魄的十年中,劉禹錫還寫了不少譏諷時政的詩歌,《聚蚊謠》 即是其中之一。“沉沉夏夜閒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嘈然欻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劉禹錫在詩中把對他們指三道四的朝廷官員們比作蚊子,“嗡嗡嗡”,蚊子有多討厭,他們就有多討厭。 txt小說上傳分享
劉禹錫:一個猛男的心路歷程(3)
元和十年,朝廷終於動了惻隱之心,將“八司馬”召回京師,打算讓他們在中直機關任職。大家以為十年恩怨就這麼了結了的,可是猛男劉禹錫並不領情。在等待吏部下達任免文書的時候,他跑到玄都觀裡春遊,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詩的玄機在後兩句,“玄